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考古队领队潘伟斌亲探古墓葬“推”出魏武陵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0-1-11 来源: 点击次数:

    出手 盗墓贼猖獗 及时获批发掘

    2008年9月,潘伟斌接到安阳县派出所的电话,民警告诉他,在西高穴村一古代墓葬附近抓到了盗墓贼,缴获了一部分文物。民警从里面发现了画像石,但没人知道具体是什么,只说“石头上有画”,需要专家进行鉴定,用于对盗墓者量刑。民警所说的墓葬,正是当年潘伟斌下探过的那个。

    潘伟斌带领几位考古所的专家,到现场进行鉴定。通过画像石上人物服饰、车马、职位名称等,可以确定画像石的年代为东汉晚期。

    当时,因为没有相关的审批手续,没有对西高穴村的这个墓葬进行发掘,所以又安排回填盗洞。不久之后,公安又发现了盗墓痕迹。盗墓者不光炸盗洞,还对墓室的墙壁进行破坏。

    “如果再不发掘,盗墓贼就把这座墓葬拆掉了。”潘伟斌意识到。随后,经河南省文物局、国家文物局的批准,在安阳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西高穴村墓葬终于在2008年12月12日开始发掘。

    当时,考古队领队潘伟斌、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孔德铭等8人,一起在西高穴村西地开挖了东汉大墓发掘的第一锨土。

    刚进入墓室的时候,潘伟斌说,挖掘人员看到了很多现代遗迹,香烟盒、矿泉水瓶、罐头瓶之类的,“矿泉水瓶的生产日期为2007年,估计盗墓就是近一两年的事情”。除此之外,潘伟斌说,还看到一些小青蛙,可能是顺着盗洞掉下来的。

    墓室中的很多陪葬品,都有被翻过的痕迹,男性尸骨的棺材也腐朽不堪。在250多件陪葬品中,既有兵器也有文人用的书案,这非常符合曹操既是一带军事枭雄,同时也是文人、诗人的身份。

    回应 专业分工明确 考古是我的领域 

    在曹操高陵被公之于众后,面对众多的质疑声音,潘伟斌摇了摇头说,自己非常地无奈。

    “我的工作就是进行田野考古,就是负责从勘探到发掘、文物修复等一系列工作。对于古文字的评价可以找古文字专家,要做头骨DNA检测得找人体体质学专家,对魏晋历史的考证要找历史学家。”潘队长表示,认定这个墓葬是曹操的高陵,是国家文物局组织各方面的专家进行认证的,现在搞得各方矛头都指向了他一个人。

    每个人的分工不同,具体的权威鉴定,还是得由文物鉴定、历史学家、人体体质学等详细分类的专家综合认定。

    “我确实没有和媒体打交道的经验,很多话被转载后就变味了。”潘伟斌在谈到为何拒绝多家大型知名媒体的原因时说。他希望能有时间做自己现阶段该做的工作,比如对目前曹操高陵2号墓的出土文物的拼接、修复,进行工作总结,他还希望媒体和公众对高陵的关注,能够趋于更加理性和冷静。

    能够恢复到他以前平静的生活,是他现在最大的梦想。(记者范维)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