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考古队领队潘伟斌亲探古墓葬“推”出魏武陵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0-1-11 来源: 点击次数:

    毕业于西北大学考古系的潘伟斌,是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从事考古工作20余年。

    早在2003年,潘伟斌就对曹操高陵进行了深入研究。2004年,他撰写了专著《三国魏晋南北朝隋陵》,书中除了对三国魏晋南北朝至隋代帝王陵墓的丧葬制度进行了深入研究,还收集了大量有关曹操高陵的历史资料。

    2007年,潘伟斌撰写了一篇有关高陵的论文,后发表在台湾故宫文物月刊上。在这篇论文中,他已经作出了“曹操陵墓高陵应该在河南省安阳县西高穴村附近”的结论。从曹操高陵考古发掘开始到今天,潘伟斌已经在那里呆了超过一整年,可谓是对其最知根知底的学者。

    人物介绍

    姓名:潘伟斌 年龄:41岁

    身份: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曹操高陵墓葬考古队领队

    忙碌 接个电话工夫 6个未接来电

    1月5日晚上,经过了四五天的等待,记者终于等到了忙碌的潘伟斌队长。远远地看见严重缺觉的潘队长,还以为胡子拉碴的他是闭着眼睛的。

    这些天承受着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家媒体的“追捧”,潘伟斌的身体和精力已经到了临界点。如果是在开会、讲课,他只能关闭手机。

    开机后,刚刚挂掉一个电话,就能看到其间有6个未接来电。以前半个月一充电的手机,现在被记者们打成了热线,不得不每天充电。他笑称,“这种人生经历不是谁都能有的”,他现在只盼着公众能够更理性、冷静地看待曹操墓的发现。

    而每天都有写日记习惯的潘队长,这些天由于疲于应付各路媒体,全然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记录每天的工作。而曹操高陵2号墓,应当进行的资料查找、工作计划和文物修复、整理等工作,也都因潘队长目前“身陷”郑州,无法到现场而一拖再拖。考古所内部的工作安排较多,刚刚结束在郑州大学讲座的潘伟斌也分身乏术。

    在两个小时的采访中,他一根接一根地抽烟,“没办法,不吸烟我就要睡着了”。晚上10点钟,稍微间隔几秒钟不说话就要睡着的潘队长,对记者下了“逐客令”:“我实在撑不住了,咱们今天就到这儿吧。”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