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考古队领队潘伟斌亲探古墓葬“推”出魏武陵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0-1-11 来源: 点击次数:

    缘起 沿盗洞手拉麻绳 亲自入墓“侦查”

    早在2003年,潘伟斌就在安阳一带,进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文物勘探工作。2006年春节过后,安阳市安阳县安丰乡党委书记贾振林找到了潘伟斌,告诉他派出所在西高穴村发现了一个盗洞,底下可能有东西。

    第二天,潘伟斌到现场看到在农田旁的盗洞。“我当时抓着一根麻绳,顺着盗洞就下去了。”潘伟斌说,盗洞虽然被回填过,但土质不多,他用脚一边向下试探,一边让地上的人放绳子。

    洞口直接就到了后室,6.5米高的墓室,黄土最高处就有3米多,通向四个耳室的方向,黄土变得少了些。潘伟斌从后室趴着往前走,看到有前室,旁边还有四个侧室。

    “我当时掏出数码相机刚拍了两张就没电了,喊他们给我顺下摄像机,打开夜视灯把墓室里的格局拍了下来。”潘伟斌回忆,初次勘查只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就摸清了墓道、墓室的方位和尺寸。作为一个有经验的考古人员,墓室的面积也不大,第一次下墓室勘查,半个小时的时间已经足够了。

    因为被盗,盗洞通了一段时间的气,下到墓室中潘伟斌感觉空气不是很湿润。墓室中的黄土主要是农田灌溉时,顺着盗洞流下去的土,还有盗墓贼刨开的土。

    推演 初步判断 东汉晚期王侯级墓葬

    经初次下墓探查,考古队可以初步断定墓室的年代为东汉晚期,而等级则在王侯一级。

    回到郑州,潘伟斌一直在猜测,这到底是不是曹操墓。他翻出自己在2004年的专著,认为这可能是曹操墓。

    但当时没有任何文物出土,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他一直把这种想法埋在心头。之后,潘伟斌想起来1998年,西高穴村村西头的窑场,发现过一块墓志。根据墓志志文,墓主为卒于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的鲁潜。

    令人震惊的是,志文提到了鲁潜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与距离:“(鲁潜)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即使鲁潜的墓志被移动过,也可以推断墓志被发现的地点,距离曹操墓不远。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