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社科院确认“曹操墓” 今日公布专家认定九大证据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0-1-14 来源:中新网 点击次数:

  潘伟斌:“曹操墓”虽经多次盗掘 仍出土一批文物

  潘伟斌说,此墓葬虽然经过多次盗掘破坏严重,但仍然出土了一批文物,大部分经过扰动,其中以出土的数枚刻字铭牌最为重要,另有兵器和墓主人的头骨、肢骨等残块。这从质地上分,这些东西有金、银、铜、铁、云母、玉、古、漆、瓷、釉陶、陶、石等等,据初步统计,出土可复员的文物约250件,其中有能够反映墓主人身份的名牌,铁甲、铁剑、弩机构件等兵器等,这些东西量比较大,还出铜带钩、盖弓帽。

  此次出土的画像石残块,内容有神兽、七女复仇、宋王车、文王十子、喝酒人等等,并有门錾、雕龙。这些人物生动形象,是汉画像石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在这个墓里还出有圭和璧,这个圭璧是由青石制作,其中圭长28.9厘米,璧长达28厘米,根据文献记载,圭和璧均为礼器。

  其中兵器有铁甲、铁剑等等,还有短矛、大刀等。车马杂器有煤精石虎雕等等,用具有铜带钩、银质的带扣、铜的带扣、铜环、银饰件等。

  钱币仅出了3枚。饰件里面还有玉器、玛瑙饼、水晶珠、玛瑙珠等各种玉石件、金丝若干、银环、云母片等。还有部分陶器,陶器目前因未修复,数目无法计算。但是从器形上看有陶灶、耳杯、盘、壶、罐、托盘、盆、陶俑(2件,均出土于墓葬前室的南侧室)。

  刻铭石牌59件,从器形上看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圭形,长10.8厘米,宽3.1厘米,厚0.8厘米,尖部中间有穿孔,孔内有铜环,铜环连以铜链,上面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

  另一类石牌为六边形,长8.3厘米,宽4.75厘米,厚0.7厘米,上部中间有穿孔,其刻字内容为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如意府类有黄领跑锦领袖一(一是指数量)等等,内容非常丰富。

  遗骨,发现的有头骨、肢骨、下颌骨,还有肋骨等等残块。根据鉴定,可以分为三个体,其中有两个女性,一个男性,女性两个头骨位于后室后部,男性的头骨摆放在前室的前部,当然我们相信这个位置都已经被扰动了,不是原来的位置了。经鉴定,男性年龄60岁左右,女性年龄分别在50岁左右和20岁左右。

    墓主人:专家九大证据认定曹操高陵

  为了确认墓主人身份,先后邀请了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有关专家,从考古学历史学、文字学和体质人类学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证,进行多次论证。

  专家们结合墓葬的形制、规格、出土文物、出土铭牌铭文的内容、字体、出土的墓主人骨骼的鉴定,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对墓主人的身份进行了初步推测,认定此墓的墓主人为魏武帝曹操,此墓葬为魏武帝曹操的高陵。其理由如下:

  此墓葬为多墓室砖室大墓,主墓室为四脚攒尖顶,和洛阳发现的曹魏正始八年大墓墓顶形状相似。墓葬规模与同期墓葬相比,规模宏大,气势不凡,结构复杂,墓葬较深,其墓道长近40米,上口宽近10米,最深处是15米,为王侯级的。

  墓葬地面的规格符合《终制》,此墓葬所处位置海拔107到1.3米,比公里之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10米,符合其“因高为基”的要求。此次发掘墓室上面未见封土,也没有找到立碑迹象。

  第一,墓葬的年代。此墓葬为多墓室砖室大墓,主墓室为四角攒尖顶,和洛阳发现的曹魏正始八年大墓墓顶形状相同,其墓砖为特制的大型墓砖,和洛阳邙山上发掘的东汉大墓的墓砖相同,甚至比它更大,结合出土陶器、东汉五铢前、画像石内容等多方面证据,专家们一致认定其为东汉晚期大墓。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