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寻根淮阳:陈氏家族古两大支派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6-4 来源: 点击次数:

  一个朝代需要一个朝代的典型。最先看中江州陈氏的是唐朝的统治者,唐昭宗大顺二年(891年)赐立“义门”,免除诸杂科舶盐面钱等赋税,这是“义门”名号的由来。到了北宋,“江州义门”最为鼎盛显赫。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旌赐“忠孝世家”匾额;至道三年(997年),太宗又御书“真良家”,并赐联语:“三千余口文章第,五百年来孝义家”,匾额为“义门陈氏”。宋真宗赐的联语是:“萃居三千口人间第一,合聚四百年天下无双。”宋仁宗赐的匾额是“忠孝世家”。宋仁宗嘉八年(1063年),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海等又上表宋仁宗,建议把“义门陈氏”作为封建教化的样板进行褒扬,诏令全国学习。
  但人多了,思想就复杂,加上陈姓家族的极端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老幼无别,智愚相等,干多干少一个样,导致经济上又难以为继,结局自然是:分家。因为只有分家才能维持一种正常的温饱生活,使江州义门的生存环境得到合理的调节。
  实际上,江州义门分家还有一个重要的政治因素。朝廷虽需要这样一个家族来做样板,但它势力过于膨胀,又是难以控制的。于是有人上书皇帝,说义门人口太盛,家族过于集中,而且在朝野把持政权的人过多,建议削弱,实行“分析”。经文彦博、包拯等奏请,大宋仁宗征得陈氏家族同意之后,采纳了这一建议,于嘉七年(1062年)7月派人监护,按皇帝御赐字号:“知宋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十二个字进行分析(分散),把陈姓在郑州(河南)、潭州(湖南长沙)等地的产业分为291份,把德化(江西九江)、瑞昌(今属江西)、星子(今属江西)三县的庄田分为27份,德安、建昌(江西奉新西南)的财产分为20份,抓阄定夺,抓到何处就迁往何处。于是,江西、河南、浙江、湖北、广西、江苏、安徽、海南、四川、山东、山西、陕西、福建、湖南、广东、上海、天津等17个省、市,均有陈姓的足迹。若以县份计算,陈姓分布在125个县、市中,其中以江西最多,占28个县市。
  现全世界6000余万陈姓中,多自认为是江州义门陈氏的后裔,全国还有许多地方陈氏的门首写有“义门世家”的匾额,故有“天下陈氏出义门”之说。
  陈国灭亡后,陈姓开始分化、播迁。但在陈氏世系源流中,无论哪一派,都以胡公妫满为“得姓始祖”。图为淮阳伏羲陵寻根堂里供奉的陈姓及其他姓氏的牌位。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李海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