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锢解除后,大臣们纷纷推荐陈萛\,朝廷也多次以公相之位相召,但他都推辞了。中平四年(187年),陈萛\病逝于家中,享年84岁。各地赶来吊祭的有3万多人,送殡的车子千辆,披麻戴孝者500多人,大将军何进也遣使出席。公元188年,豫州刺史为陈萛\褒功,建庙立碑,谥为“文范先生”,著名文学家蔡邕撰写碑文,并将他的图像张贴百城,树为朝野吏民的道德典范。后又追封为颍川侯,钦赐龙牌。
陈萛\共有六个儿子,其中陈纪、陈谌最有贤名,当时人们把他们父子三人并称为“三君”。颍川陈氏由汉末入魏晋,成为当时的一流高门,子孙历十余世冠冕相承,家族地位历三百年而不坠,可说是魏晋时历史最为悠远的世家大族之一。颍川陈氏成为中华望族,天下陈氏共以颍川陈萛\为祖,这不仅在陈姓氏族史上,而且在中华各姓的历史上也是一个奇观。
颍川陈氏是陈氏家族中人数最多的一支,他们从东汉太丘长陈萛\起,在许昌、长葛一带度过了一个半世纪的安定生活,到西晋末年,战乱不断,为避乱,陈姓和林、郑、黄等姓越山渡江,到达闽中。
到了南朝时期,陈姓成为闽中四大姓之一。据史料记载,他们之中大多数是颍川派始祖陈萛\之后。陈萛\的玄孙陈准曾在晋朝当太尉,陈准的孙子陈达在晋室南渡后当过长城县(今浙江长兴县)令。陈达选择长兴作为定居地时,并预言:“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焉,二百年后,我子孙必钟斯运。”到陈达之后的第十代陈霸先时,预言应验。
陈霸先创立了南北朝时期的陈朝,将陈姓家族又推向一个黄金时代。
陈霸先于太平二年(557年)禅梁称帝,建立陈朝。按历史记载,陈霸先代梁而立,实际上既是民情所需,也是时局所迫。陈霸先生逢乱世,尽管身经百战,收拾的却是百废待兴的江山,在位三年,任贤使能,政治清明,江南局势渐趋稳定。陈霸先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中国传统文化等方面,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中国历代先贤对陈霸先的历史地位和功绩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唐代魏征认为陈霸先效命梁朝,立下丰功伟绩,功勋不下曹操、刘裕;三分天下,能够“决机百胜”,雄豪无愧刘备、孙权。毛泽东也曾经要求人们读读《陈书》,了解陈霸先的身世经历。
继陈霸先而立的是他的兄长陈谈先之子陈?,是为陈文帝,文帝共有11位儿子。文帝传位于其弟陈顼,是为陈宣帝,宣帝有39位儿子。这些陈氏子弟在陈朝时都被授予王位,到了隋朝,大部分仍然得到分封,受任为地方守宰,因而遍布天下。这是陈氏子弟面向全国的又一次大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