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郑州碧沙岗公园的来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11-4 来源:河南日报 点击次数:

  相信许多郑州人都不会忘记碧沙岗公园的露天剧场,该剧场能容纳3000多人,当时规模在全郑州都数得着。最初剧场不分座号,都是一排一排的石板,谁先来谁坐好位置。当时票价最贵的5角,最便宜的才5分钱。常香玉、申凤梅、毛爱莲等名家都在这儿唱过戏。最火爆的还数常香玉演的《李双双》,当时票已经卖完了,等在剧场外的群众还是黑压压的一片。上世纪90年代以后,郑州市的室内影剧院多了起来,而且设施也比较先进。碧沙岗的露天剧场由于生意不好,最后只好拆掉了。

  如今公园东部的林阴广场,是供游人休憩的场所。1985年以前,这一带是动物的领地。从南端向北,依次是猴山、鹿园、狮园和虎园。碧沙岗动物园的前身是解放前的一家私人动物园——祥生动物园。祥生动物园说是动物园,其实是动物流动展览团,类似马戏班的性质。但祥生动物园动物确实不少,老虎、狮子、豹子一应俱全。解放后,公私合营,这家动物园里的200多只动物被划归市文化局。1957年,碧沙岗公园开放时,这些动物又被移交给碧沙岗公园。

  刘 彦曾经当过碧沙岗公园动物队的队长,对碧沙岗公园的动物了如指掌。当年,公园的经济条件差,很多动物配不成对。到了动物发情期,公园就到外地的动物园去借动物,但都是打着展出的名义借。

  当时碧沙岗的猴子全是从广西进的恒河猴。东北的动物园买猴子就不能从广西进,因为一下子从南方到东北,温差太大,猴子受不了。广西的猴子在郑州生活一段时间,对北方寒冷的气候有所适应后,才可以到东北去。所以东北的动物园通常是从碧沙岗公园买猴子。刘 彦说:“每只卖100元,当年公园卖猴可没少赚。”

  1985年,郑州市动物园建成以后,市内3家公园中的动物园连人带动物全部转移了过去。刘 彦回忆说,搬家时最难办的不是狮子老虎,而是猴子,它们好像不愿搬家,在猴山上东躲西藏,和抓它们的饲养员“斗智斗勇”。直到最后,也没能把猴子全部逮完。刘 彦指着公园东南侧的喷泉说:“原来的猴山就在那儿。那几只孬猴直到扒猴山时也没见着。”

  动物园搬走以后,动物的“宿舍”没有马上扒掉,职工们把它们改建成了自己的住房。如今,公园已经有了家属院,但许多人还记得当年住在狮穴虎洞的日子。

  碧沙岗公园发展起来以后,成了西区市民娱乐休闲的主要场所。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每年元宵节期间,碧沙岗公园都会举办灯展,参展的花灯多是郑州市的大中型企业制作的。每到灯展之时,公园里游人扶老携幼,摩肩接踵,一片热闹景象。

  早年春节期间的熏花展览,也是碧沙岗公园的特色。那时没有暖气,园艺师傅在花房里用泥土垒成土管道,在旁边的房间里烧火加温,让花在冬季开放,称之为熏花。如今,过年买花已成了很普通的事情,熏花早就被淘汰了。另外,碧沙岗公园的盆景园在全国也有相当的知名度。

  谈到以后碧沙岗公园的发展,管理处的高主任说,郑州的3个公园应该有不同的特点,碧沙岗是北伐战争的遗迹,希望以后能把这个特色突出出来。上世纪90年代初,碧沙岗公园曾经想建一座北伐战争纪念馆,也做了一些工作,但最终没能实现。 

共4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 
(作者:许笑雨 责任编辑:张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