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天鹅到黄河越冬得益于三门峡大坝的建设。1957年,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在三门峡建起了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坝。每年冬季水库蓄水后,沿岸来不及收割的庄稼和杂草就被水淹没了,形成了一望无际的浅水区,非常适合野生鸟类的生存。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活在西伯利亚的白天鹅飞往南方越冬时,偶尔在这里歇脚,渐渐地迷恋上了这里丰富的食物和宽阔的水面。
当时白天鹅的到来引起了三门峡政府的重视。为了给白天鹅营造一个家园,1995年成立了以保护白天鹅和其他60多种野生鸟类为主的“河南省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禁猎、禁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另外,三门峡市加大了水污染治理力度,三门峡段黄河水质明显改善,为白天鹅的栖息、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选择在这里过冬的白天鹅一年多于一年。素有“黄河第一坝”之称的三门峡库区,便成为黄河上一个名副其实的“天鹅湖”。
“这里水清草美,天鹅越来越舍不得离开了,去年直到4月中旬天热得受不了才走”,老姚说,“每年飞来的时候,天鹅体重轻,羽毛干燥,常常轻巧地飞来飞去,过了一个冬天,天鹅差不多增长了十几斤,羽毛发亮,好像刷了油一样,笨重的身体要划过很长的水面才能飞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