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玩转河南 >> 正文
梦幻天剧的大舞台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8-26 来源:同程旅游网 点击次数:


  今年48岁的姚建刚是河南省陕县张湾乡桥头村的一名普通村民,十几年前,他迁居到黄河岸边,与天鹅结下了不解之缘。

  他第一次见到一只受伤的白天鹅是在1985年,当时的想法是它把煮熟了吃掉,但天鹅的美丽使他不忍心。他抱着天鹅步行了几十里送到了市里的动物园,他想让更多的人看到美丽的白天鹅。

  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天鹅在老姚家门前的河面上过冬。每天,老姚都是在天鹅清脆的鸣叫声中睡去和醒来,这让他觉得生活很美妙,便自觉地担当起了保护天鹅的责任,每天早上五、六点钟起来巡视。老姚的行动得了当地林业部门的赞许,前年,他正式成为一名野生动物保护巡护员,负责巡逻、看护以及调查记录白天鹅的生活习性。

  老姚说,刚搬来的时候有很多人捕猎天鹅,常常会看见河边满地的天鹅毛,情形很惨。所以那时的天鹅特别怕人,千米开外一见到人就立即飞走了。现在天鹅不怕人了,人在五六十米外活动天鹅基本不理会。




  我知道天鹅到黄河越冬得益于三门峡大坝的建设。1957年,新中国的建设者们在三门峡建起了黄河上的第一座大坝。每年冬季水库蓄水后,沿岸来不及收割的庄稼和杂草就被水淹没了,形成了一望无际的浅水区,非常适合野生鸟类的生存。上世纪70年代以来,生活在西伯利亚的白天鹅飞往南方越冬时,偶尔在这里歇脚,渐渐地迷恋上了这里丰富的食物和宽阔的水面。

  当时白天鹅的到来引起了三门峡政府的重视。为了给白天鹅营造一个家园,1995年成立了以保护白天鹅和其他60多种野生鸟类为主的“河南省三门峡黄河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禁猎、禁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得以实施。另外,三门峡市加大了水污染治理力度,三门峡段黄河水质明显改善,为白天鹅的栖息、生存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选择在这里过冬的白天鹅一年多于一年。素有“黄河第一坝”之称的三门峡库区,便成为黄河上一个名副其实的“天鹅湖”。

  “这里水清草美,天鹅越来越舍不得离开了,去年直到4月中旬天热得受不了才走”,老姚说,“每年飞来的时候,天鹅体重轻,羽毛干燥,常常轻巧地飞来飞去,过了一个冬天,天鹅差不多增长了十几斤,羽毛发亮,好像刷了油一样,笨重的身体要划过很长的水面才能飞起来。”

共5页  1 2 3 4 5
发表评论: 】 
(作者:海怡 责任编辑:周燕)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