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充满历史底蕴的河南地名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9-28 来源:本站 点击次数:
    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之一,历史非常悠久,文化底蕴非常深厚,不仅体现在有形的名胜古迹上,连大量无形的地名也渗透着历史文化的气息。本文是笔者看地图时的偶发奇想,纯属乱侃一气,侃到哪算哪,很多结论也是瞎蒙带揣测的,还望内行批评指正。

    一、在古汉语中,山之南水之北谓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古人最初多依山傍水而居,许多城市是在水边山边建立起来的,所以,作为历史悠久的河南省带阳的地名自然很多。
至今仍能看出在水边建立的城市有:洛阳、濮阳、淮阳、泌阳、沁阳、汝阳、荥阳。
已经很难判断的带阳城市有:安阳、原阳、宜阳、舞阳、南阳、信阳、正阳、睢阳。这一群比较复杂,如果说是跟山有关,有些城市位于平原之中,周围根本没有山;如果说跟水有关,阳前面的字却不带水字旁,也许是有些字古时候带水,后来逐渐演变了也未可知。

    上述城市中,洛阳、安阳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声名显赫;南阳也因出过刘秀诸葛亮名气很大;濮阳是春秋时著名的城濮之战旧址,因中原油田而建市,是我国七大花园城市之一;原阳是著名的优质大米产地;汝阳是杜康的故乡(不会有人联想到《倚天屠龙记》里的汝阳王吧);信阳则有个鸡公山风景区;泌阳沁阳现在籍籍无名,但当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时却出过一桩趣事:当时冯玉祥和蒋介石在豫南的驻马店大战正酣,冯部调一支部队紧急赶赴泌阳支援,有关人员却粗心大意,把泌阳写成了沁阳,结果增援部队跑到了豫北的沁阳,造成了冯部大败,于是蒋介石获得了中原大战的胜利。

    让我感到奇怪的是,河南带阳的地名不少,带阴的却只有一个汤阴,放眼全国,好象也只江苏有江阴和淮阴。为什么取名带阴的城市这么少呢?是因为古人崇尚阳刚?是因为歧视妇女?还是山之北水之南不宜(不易)筑城?吾不得而知。
    有些城市虽也依山傍水,但明显产生历史很晚,因为它们的命名已白话文了。比如:济源、淮滨、临汝、汝南。有些则干脆以山水命名,如:平顶山、确山、光山、罗山、鲁山、桐柏、漯河、唐河、商水、伊川、栾川、淅川等,不过,这些地名只有地理意义,而无法寻觅其历史文化含义了。

共2页  1 2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李海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