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不是吃青春饭的!
现在有不少人认为导游是吃青春饭的。抬眼看看,活跃在各景点手拿导游旗的似乎都是些靓仔靓女们,许多旅行社在招聘启示上也写什么20岁以上、30岁以下,在旅行社内部也是干了五年八年的老导游都转行当了内务,难道导游真的是吃青春饭的?
其实从导游这个工作的发源史来看应该并不是这样,在古老的欧州,贵族们出游,到了当地都要找一位精通当地典故和风土人情的老人当向导,并给介绍当地的情况,这才对头呀,你找那些少年少女他们知道什么呢?
而且导游除了知识丰富,还要会做人,阅历这个东西是没办法教的,一定要*几十年的磨炼才能建立,所以老人当向导,他们知道怎样待人接物,会察颜观色,知道每一句话该怎么说,对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而年轻孩子知道什么,却拚命逼着他们去学,赶鸭子上架,拔苗助长,痛苦不堪。
人的知识架构不是一天建立起来的,记住一样东西要反复7-8次以上,一个老人一生中可能已有机会反复多次,而对于一个少年却是全新的东西非要在一晚上背住。比如讲到唐太宗,一个中老年人可能已从小说、电视、聊天等等渠道接触过多次,早就已有了生动形象的基础,看过《隋唐演义》的人谁能不知道他啊,但对于一个还根本没有时间读小说的高中毕业生或甚至是大学毕业生来说,要背下唐太宗的一生就太艰难了。就算是背出来了,客人听着也一点不生动有趣。
再有,知识是得*建立了一个总体架构,然后慢慢添加细节的,许多时候*触类旁通掌握东西,比如说到释加牟尼是啥时候人,如果你傻背公元前六世纪,谁搞得清楚是几时呢?但如果你说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子生活的年代,那就直观得多了,但如果导游自已的知识水平没达到这个水准,他就不会这样比较,更甚者,那些学生哥自己都搞不清楚孔子是啥时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