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
●2007年,少林寺、龙门石窟、云台山成功获评全国第一批5A级景区;
●截至2018年年底,全省共有A级以上旅游景区511家,其中5A级13家,排名全国第三;
●4A级景区165家,3A级景区230家,旅行社1137家,星级酒店432家,民宿457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26个,云台山、嵩山、伏牛山等世界地质公园4个,国家地质公园14个,省级地质公园15个;
●2018年全省接待海内外游客达7.86亿人次,旅游总收入达8120.2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15%和20.28%,跻身中国旅游第一方阵;
●智慧旅游走在全国前列智能化企业代表: 龙门石窟云台山红旗渠等 “一机游”“码上游”和“刷脸游”广泛应用;
●功夫品牌:少林功夫、太极拳;
●精品路线:黄河丝路游、中华古都游、中国功夫体验游、中原山水游;
●红色旅游:大别山红军长征游、河南抗日战地游、豫东解放战争游、河南时代精神游等四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
●特色活动:“过大年回老家”“老家灯会”“春醒·忆老家踏青赏花季”;
●全域旅游典范:助推脱贫攻坚的典范(新县)、助推景城融合的典范(修武)、助推城乡一体的典范(济源)和助推乡村振兴的典范(栾川),为河南旅游再出发提供了鲜活样本。
公共文化
●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174个
村级综合文化中心4.7万个
文化馆205个
文化站2412个
图书馆160个
●全省共有全国文化先进县26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74个
文艺创作
重点剧(节)目200多部 实现了 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八连冠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八连冠中国艺术节大奖七连冠和文华大奖六连冠
非遗保护
建立了国家、省、市、县四级项目名录保护体系,列入四级名录体系的非遗项目有9000余项,其中,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代表性项目113个省级代表性项目728个。
文物考古
5项世界文化遗产位居全国前列
龙门石窟 安阳殷墟 登封“天地之中”历史文化建筑群 丝绸之路 大运河
●45项考古发掘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为全国之最●全省不可移动文物单位总数达65519处,位居全国第二位●可移动文物177万件/套,位列全国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