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吃喝玩乐 >> 正文
受禅台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1/14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受禅台建于公元220年,为汉末三国时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禅让的地方,位于今河南漯河市临颍县繁城镇。,为中国唯一的禅让活动纪念地,台高20米,长宽约30米,筑成于东汉延康元年(220年)。是当年魏王曹丕接受汉献帝的禅让,登基称帝的地方。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十月,魏王曹丕在繁阳(今繁城)筑灵台,举行受禅大典,接受汉献帝的禅让,代汉立魏,改年号为黄初,是谓魏文帝,见证了,曹魏篡汉历史时刻。从此结束了大汉帝国400年的历史,成就了大汉帝国国恒以弱灭,而汉独以强亡传奇。
    开始了我国历史上的魏、蜀、吴三国时代。台上原有大殿等建筑。现仅存高台一座,台分三层,坐北朝南,呈上圆下方状,高约13米,底周长368米,总面积8448平方米。
    受禅台前有两碑,即《受禅表》和《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受禅碑也就是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碑高3.70米,宽1.19米,厚0.33米,上刻公卿将军们呈给魏玉曹丕的奏章,力劝以曾代汉,建立魏国之事。受禅表碑高3.70米,宽1.10米,厚0.30米,详细记录了黄初元年(220年)冬十月二十九日,见证了,曹魏篡汉的事实。两碑并列,立于镇内的献帝庙旧址上,碑呈圭形,额有穿,没有华丽的装饰。
    受禅大典的盛况,裴松之引《献帝传》注云:“魏王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可见其炫赫隆重。
    此受禅台是汉魏交替的见证地,三国鼎立的发源地。
    汉延康元年(公元220年)冬10月,早有篡汉之心的魏王曹丕,按周易卜卦灵龟算命占吉利方位,寻风水宝地,准备筑坛受禅。
    汉代的繁阳亭,北邻颍河古道,是南北交通要道水旱码头,交通方便。这里又多次落过凤凰,走过麒麟,被认为是最好不过的风水宝地。曹丕利用司马懿在这里驻扎的14万部队,筑一大台,以备受禅盛典之用。
此台为夯实结构,筑起后占地面积13亩。按品级为三级台,每级27层台阶,三级共81层台阶通顶端。当时台顶靠北部有宫殿式建筑,楼阁石栏气势磅礴,威武壮观。
    汉延康元年10月庚午日,召开大会准备受禅。司马懿卜卦一算,不吉利,即改为次日,即十月辛未(农历十月二十九)寅时(早晨3—5点)。当时台下30多万部队,彩旗招展,锣鼓喧天,在一片欢呼万岁声中,魏王曹丕及公卿将军王侯挟汉献帝步入受禅台台顶,还有请来的匈奴、南单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王侯君长前来朝贺,数万人陪位。就在此台,几百年的汉室江山禅让给魏王曹丕。
    历代文人墨客前来登台观赏,作诗吟赋。
    2001年7月,受禅台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发表评论: 】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