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本来是到海南度假休闲,可郑州市民王先生度假回来却窝了一肚子的火,旅行社原本的承诺,很多没有兑现,就连一些重要的景点,也没能看成,3月8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因为对旅游合同以及旅游“潜规则”了解得太少,很多老人在旅游过程中都曾经遇到过不顺心的事情,河南省旅游质监所所长李延庆提醒说,出发前,游客要有维权意识,最好挑选口碑较好的旅行社,报名时,签订规范性服务合同,必须对合同条款有详尽的了解,对旅行社没有介绍的情况也要刨根问底,以免上当受骗。
近日,郑州市民王先生向记者反映,2009年1月21日~2月4日,他们参加了河南某旅行社组织的“候鸟俱乐部老年专线”,包括海南、南宁、北海双卧过冬游,旅游+海口度假15天游,并与旅行社签了旅游合同,但他们对此次旅游效果并不满意。记者就游客与旅行社争论较大的“焦点”进行了调查。
导游轮流换 疑似被“转卖”
【游客反映】王先生说,旅游合同上明确写明1月21日上午9:30,在“郑州火车站附近某酒店门口集合”,但他们后来却接到旅行社的通知,让他们直接上火车,并说火车上有带队的人,他们上火车后,也没见到有郑州旅游的同团人,更没有见到导游。
第二天,到了广西南宁下了火车,有人只给了他们去北海市的火车票,就不见人了,等到了北海市下了火车,等了很久才联系上一个接待人员,但他却是另一家旅行社的,“来之前,组团社没说要把我们转给另一家旅行社呀!”王先生说,组团社事先没有告知,要把他们转至其他旅行社合并组团,而是说组团社人多,别的旅行社人少,要将其他旅行社的人并给他们。
王先生说,在北海市住了一晚,次日,按旅行路线晚上他们要乘船并宿船上去海口市,但在下午,组团行社导游告知他们:因天气原因轮船停开,只能改乘大巴去海口,随后,王先生等人便被转送到一个大巴车乘车奔赴海口,大巴车开了4个小时,夜里12点才到达去海口的一个渡口,夜风中前来接他们的人把王先生等送到登轮船的检票口后,就不管了,王先生等人只好随着人流,在拥挤中艰难地登上船梯,爬上二层的船舱,渡海约两个小时,到达海口市时已是凌晨3点,又等了很久才有人开车把他们拉到海口一旅馆,但需要交80元费用才能安排住宿,睡下不到3个小时,早晨6点便又被叫起来乘车赶路,“我们几乎被折腾了一夜没有睡觉,身体疲乏,老胳膊老腿咋能折腾得起呀”。
王先生说,随后,他们在乘坐的大巴车上,又遇到了来自广东、四川及河南几个城市不同旅行社的散客,车上导游也只是将其手机号告诉游客,以便联系,并没有说明他是哪个旅行社的、叫什么名字,于是,在这名不知名的导游带领下,王先生等人完成了海南五日游。
2月2日,组团社用长途电话通知他们,当天上午与酒店办好退房手续,下午两点,有车来接他们去海口码头乘船去北海市,可是,从上午8点一直等到下午4点,也没车来接他们,直到下午4点多,又有电话说,因为有大风轮船不开了,“天气预报说,当天根本就没有大风。”王先生说,后来又来电说,没有船票,还是要坐大巴车去北海市。
当天下午,王先生等人到了指定地点才发现,根本就没有大巴车,他和老伴只能再次艰难地背着行李上下船梯。渡海两个多小时,又转乘大巴4个小时,于当天夜里12时才到达北海市住下,次日上午到达南宁,晚上8时才乘火车返郑州,“最后这两天完全是在登船、乘车折腾中度过,根本不是度假”。
对于王先生的说法,也得到了漯河、开封等地其他游客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