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先品造型、神韵
唐三彩各种形象的马都气宇轩昂,有个性,有情调,有姿态,线条流畅,骨肉停匀,神完气足,每匹马都有着独特的动感造型,马颈或伸展、或收缩、或左顾、或右盼,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即使是站立的马眼睛也是有动态的,再加上斑灿绚丽的彩釉,使马的造型更是不同凡响。
真品三彩马都是使用模制法成型,双模左右拼合而成,局部修胎。马肚中间留有一孔洞,透过孔洞可以清楚地看到马脊处留有合模时的痕迹,并可以看到器壁上留有一些不规则的手工痕迹。而仿品内部通常是平滑的。真品三彩马尾部和身躯均连为一体,烧制时由于臀部和尾部大小不一,所以尾部常常容易烧过火,看上去感觉稍有残损。仿品中器型较大者往往采用分件制作,有的在马尾部留有插孔,烧成后再插入,然后再上釉二次烧制而成。因此,马尾部破绽往往难以掩饰。
第二步查胎体、胎质
三彩马的胎料大都经过反复淘洗,杂质很少,用肉眼观察比较柔软细腻。所用瓷土为高岭土,具有坚柔粘韧的特性。基本色调为白色,也有白中略微泛黄的,露胎处手感极为细润。次等仿品通常由于原料淘洗不净,胎质杂质较多,显得比较粗糙。有些仿品火候掌握不当,会使胎质过硬,叩之会发出类似瓷器的清脆声。
真品唐三彩的胎体如若用指甲轻划会出现一道白色的痕迹,用力挖抠可挖出漕沟,掉下如细粉的白沫。也有的胎质较硬,但也会掉下一点粉末。仿品则由于烧制时火温偏高,烧出来的胎体坚硬无比,没有这一特征。
同为真品,陕西和洛阳的三彩马也有不同之处,陕西三彩马胎质多数为白色,或白中闪红,胎中细小颗粒多一些,显得略微粗糙一些,而洛阳产的手感更为细腻。有些产品坯体修整略显草率,不如洛阳产光洁。有的底部有短小“窑缝”。用放大镜观察,可看到细微的铁褐色杂质,胎体分量略重于洛阳产三彩马,而洛阳产三彩马的胎质更为洁白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