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被确定为“中国奥运旅游年”。
昨日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江在2008国际新闻中心发布会上介绍说,按照奥组委的统一要求,全国旅游行业坚持以人为本,按照遵守惯例、标准统一、尊重个性、注重细节的要求,奥运签约饭店加强了前厅、客房、餐饮等核心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食品安全、客人安全和财物安全。对宾馆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导游人员的服务实施了质量考核和监督。加强旅游市场监管,重点检查和处罚“零负团费”、虚假广告、欺客宰客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国家旅游局将以北京为中心推出32条奥运精品旅游线,把奥运会协办城市周边以及国内传统的自然、人文、历史经典线路囊括其中。加强了旅游市场监管,重点检查和处罚一些违法违规经营行为。
奥运会申办成功后,仅北京市星级酒店的数量就从2001年的506家增加到2007年底的806家,客房数量为13万间,床位数超过25万张。为解决北京西餐厨师不足的问题,国家旅游局从上海、浙江、江苏等三省市抽调了30名西餐厨师支持北京的奥运签约饭店。 奥运会期间,将有40~45万游客入境来到北京。参加奥运会的世界各国贵宾、报道奥运会比赛的媒体记者、参加比赛的运动 员、教练员以及观看比赛的境内外观众共计有600~700万人次,中国奥运会的国内旅游客源将是世界上最多的。
北京奥运会会给中国的旅游业带来无限商机。奥运会虽然只有十七天的时间,但来自世界各地源源不断的客户,将是中国这个庞大市场的消费主体,其逐步放大的效应可能是十年以上,其产值可拓展到上百亿以上。
中国奥运旅游年正是体育旅游的效益推广,体育旅游就是以体育赛事为载体,典型就是奥运会这种赛事平台,推动赛事地旅游产业。体育旅游通常与某一项重大的体育赛事紧密相连。它要求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娱乐、时尚和运动等,是一个复杂的矩阵。还包括媒体的参与、赞助商的参与等。奥运会恰恰是具备这些特质内容大型国际赛事,从旅游的角度来讲,一些游客来到一个城市的目的就是看一场赛事的,奥运会就具备这样的吸引力。这个赛事很多情况下本身并不一定有利可图,但是由于赛事上下游所引起产业聚集,会带来源源不断的丰厚利润。例如北京奥运会期间,会有许多的旅游者来到北京,他们在这里住店、购物观光旅游等,只要能够提供多样化产品及服务,就能得到多样化的旅游收入。
2002年国际奥委会“奥运会研究委员会”曾发表过一份“百年奥运分析研究报告”,对奥运会的功能和作用进行了全面评估。把奥运会对举办城市和东道国的影响概括为5个方面,其中就包括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
1984年美国人彼得•尤伯罗斯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奥运养奥运”的新思路,才为以后历届奥运会的商业运作树立了榜样。洛杉矶奥运会正是以成功的奥运会市场开发和企业运作载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史册的。这届奥运会为美国净增了数十万入境旅游者,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而上一届的雅典奥运会使雅典再次成为游客向往的、最传统的且设施良好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城镇休闲旅游的都市中心。雅典奥运会之后的2005年、2006年两年,希腊的入境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均以较快的速度在增长。
2004年到2006年,希腊的国际旅游人数从1212万增加到1375万,旅游收入从103亿欧元增加到117亿欧元。
从中我们可以展望一下北京因奥运而带来的经济利益,据北京市旅游局的统计,作为政治、商业、文化、旅游中心城市,北京从2001至今国外旅客数量每年以7%的比例递增,2006年国外游客数量接近400万人次。奥运会过后,由于奥运会的举办对北京国际大都市形象的推广,以及北京自身生活、环境水平的整体提升,年访量将有较大的逐年递增的势头。比照奥运举办城市的经验,巴塞罗那从1990年奥运会以来,年访量由最初的170万人次增长到2005年的550万人次;悉尼从2000年奥运会以来也保持着5%左右的国际旅客量的年增长率,可以大胆地预测,北京奥运会后的三年内中国的年访问量将保持着8%以上的年增长率。根据权威部门的测算,2008年北京旅游市场的规模应该大致如下:接待海外旅游者将达到440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将达到1.52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将达到45亿美元,国内旅游收入将达到1225亿元人民币。
由此可以看出,奥运会给北京旅游业带来一个庞大的市场,会将中国的旅游品牌引向世界。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旅游市场,只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中国旅游产业必能推向世界。期待和欢迎参加奥运的各国朋友去国内各地观光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