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人文故事 > >品读北宋文化:《东京梦华录》 回望都城华胥梦
品读北宋文化:《东京梦华录》 回望都城华胥梦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16 16:16:0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文集,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城风俗人情的著作,被誉为“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年间东京开封城的社会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情景,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极其重要的历史文献。 
    “白描高手”追忆似水流年 
    南宋绍兴十七年(公元1147年),除夕。 
    春节是汉族最为重要也最为重视的传统节日,家家户户不但要把家里家外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这一天,人们要换上新衣,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 
    在这一年的最后一天,孟元老却没有迎接新年的心情,他坐在书桌前,开始写自己所著《东京梦华录》的序言。他一边写,一边追忆逝去的似水流年。 
    他的《东京梦华录》是记载东京开封城的。在那个城市,他生活了20多年。在完成书稿时,他已离开那座城市20年,“渐入桑榆”。 
    幼时的他,曾跟随做官的父亲南来北往。他清晰地记得,他走进开封城是在宋徽宗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居住在开封城金梁桥西夹道的南面,并在开封城长大成人。 
    那时国泰民安,“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年幼的儿童只知道学习歌舞,头发斑白的老人甚至不知道战争的滋味;那时的开封城魅力无穷,“时节相次,各有观赏”,农历正月十五的上元节和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农历七月初七的乞巧和农历九月初九的登高饮酒,还有在金明池观看水军操练以及在御花园游玩赏花,令人难忘;那时的开封城恢弘大气,举目望去,到处是“青楼画阁,绣户珠帘”,装饰精致的马车竞相停放在天街中,饰以珠宝的骏马争先恐后地奔驰在御道上,“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奇美妙的音乐伴随着欢笑声在柳陌花巷飘扬,吹拉弹唱之声在茶坊酒馆回荡;那时的开封城富丽无比,“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奇花异景遍布道路的景象并非仅春游时才能看到,“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艺的精美奇巧使人惊讶万分,繁华奢侈的景象让人精神振奋;那时的开封城视野开阔,可在上元节之夜观灯、金明池检阅水军操练、郊外祭祀天地以及每年孟春、孟夏、孟秋、孟冬的宗庙祭礼时瞻仰天子的仪容,能经常看到公主下嫁、皇子纳妃的热闹场面,可以欣赏建筑明堂的精妙技术和冶铸鼎鼐的快捷,甚至可以“观妓籍则府曹衙罢,内省宴回;看变化则举子唱名,武人换授”……孟元老住在开封城20多年,到处观赏游玩,从来没有厌烦的时候。 
    可是,在靖康元年,在北方游牧民族的铁骑践踏之下,富丽繁华的开封城灰飞烟灭,从此只留存在他的记忆中。在靖康丙午的第二年,孟元老离开京城南下,逃避战火来到江南。虽然远离开封城,但故国故乡之思仍不时萦绕在他的心头。 
    事实上,自“靖康之变”之后,成千上万的北宋人逃到江南。当时,半壁江山落入金国,靖康之耻犹在心头,偏安的南宋朝廷昏庸无能、积弱不振。无力回天的南宋军民虽然“直把杭州作汴州”,但心中更多的是对开封城生活的回想,以至于许多人“闻退珰老监谈先朝旧事,辄耳谛听,如小儿观优,终日夕不少倦”。孟元老自然也不例外,和那些“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觉“节物风流,人情和美,但成怅恨”。 
    让他更为难过的是,才过了十余年,“与亲戚会面,谈及曩昔”,年轻人怎么就“往往妄生不然”呢?他们是“商女不知亡国恨”,沉溺于醉生梦死的环境,还是真的不知道开封城曾经的繁华? 

(作者:任崇喜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州桥新说
下一篇: 曹操与道教
相关旅游资讯
景区推荐
推荐景区
最新热门资讯
旅游攻略
美图欣赏

河南省旅游资讯有限公司 主办   河南省多纬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提供技术支持及独家负责媒体运营
网络视听许可证1609403号 豫ICP证号:B2-20040057 豫ICP备0901546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