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禹州人的先祖从哪里迁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9-24 来源: 点击次数:

    常听老年人说:“禹县(后改名为禹州)人的先祖是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迁徙来的。”这不是杜撰,也不是想象,而是确有其事。一说起这事有人不禁要问:“先祖为啥千里迢迢从洪洞县迁徙到这里?为啥人人都说自己是从洪洞县大槐树底下来的?”水有源、树有根,说起这件事话就长啦!

    元朝末年,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统治阶级为了满足自己骄奢淫逸的生活,对百姓横征暴敛,残酷镇压。在苛政的摧残下,多少良田被荒芜,多少家园断炊烟。走头无路的百姓再也忍耐不下去了,纷纷揭竿而起,加入了农民起义的队伍。

    农民起义的队伍中,有一个将领叫朱元璋,这个人富有雄才大略,很会收买人心,不久很多起义将领都投靠在他的麾下,朱元璋的势力很快壮大起来。朱元璋是个野心勃勃的人,他靠着手下雄厚的军事力量和元朝官军厮杀起来,他一心要推翻元朝统治,自己当皇帝。但是他深知欲得天下,必须先得中原,于是在中原摆开了战场。元朝皇帝也看到中原地带的战略地位拼命抗争。那时的阳翟(今禹州)地处中原腹地,这里就成了两军交兵的中心。阳翟县几经战祸,百姓死亡惨重。朱元璋平定天下当了皇帝以后,这里的百姓就所剩无几了。

    昔日繁华的阳翟县,几乎变成了空荡荡的废墟。肥沃的土地变成了豺狼出没的不毛之地。明太祖朱元璋想到中原人口不足对他的江山社稷是个最大的威胁,于是下了一道往阳翟县移民的圣旨。因为山西洪洞县在交兵中,从没有战祸的残害,所以确定从洪洞县往阳翟县移民二千户。

    圣旨传到洪洞县,县令忙坏了手脚。又是出告示,又是造表册,反复动员让百姓报名移民。俗话说金家、银家舍不了穷家,百姓谁也不愿意离开家乡热土,远走他乡。眼看一个月过去了,可是还没有一个头绪。按照朝廷的旨意,再不把事情办妥就要提头来见。这些天,知县急得团团乱转。后来夫人给他献了一条妙计,才使他晃晃不定的心平静下来。这天他令衙皂传出口谕说:“阳翟县移民之事全凭自主,官府不再勉强。如有不愿移民者,可到城外大槐树底下聚齐。那些不愿往阳翟县移民的百姓,听到官府号令,拖儿带女,搀老妇幼,来到城外大槐树下。没过半天,大槐树下便聚集了黑压压一大片人。

    知县派兵把人群团团围住,又令师爷造册登记来人命姓。登记结束后,在场的人不多不少,刚刚二千户。知县当场对众人说:“奉皇帝圣旨,这二千户百姓立即迁移到阳翟县安家,即刻动身不得有误,如有违令者满门抄斩。”知县刚讲完,下面哭喊声响成一片,但是胳膊拗不过大腿,众人只得在兵丁的押送下向阳翟县进发。

    洪洞县移民来到阳翟县后,盖房开地、生儿育女,若干年后,阳翟县人丁逐渐兴旺起来。洪洞县移民走后,家乡百姓为了不使远走他乡得亲人忘记故土,在大槐树旁修了一座庙宇,庙内立了一统碑文,碑文中详细记载了移民得情况。至今庙宇、石碑、大槐树依然存在,这就是禹州人由来得最好见证。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