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故事 >> 正文
宋词中的秋千意象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5/6/19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北宋文坛领袖欧阳修,也有一阕描写自己在颍州(今安徽阜阳)任上泛舟游春的好词《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画船》。春日里,湖堤上游人如织,追逐着湖中华美的游船。一湖连天的春水荡漾,拍打着堤岸。湖岸边,绿杨掩映中的楼外是荡起的秋千。此情此景中作者也陶醉了:他顾不得别人笑话自己已是满头白发,情不自禁地插到头上一朵鲜花。在动人的《六幺》琵琶曲中,作者频频举杯。这位一向与民同乐的“醉翁”,此刻也忘却了贬官的烦恼。词作中,“绿杨楼外出秋千”一句堪称工妙。词曰: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秋千庭院 难掩相思 
    宋词中有不少以“秋千”写相思的词作。“那堪更被明月,隔墙送过秋千影”(张先),“秋千慵困解罗衣,画堂双燕栖”(欧阳修),“无处说相思,背面秋千下”(晏几道),“去年共倚秋千,今年独上阑干”(陈允平),词句无不在表达相思伤感、离别叹息。但以“秋千庭院”为意象写相思幽怨,欧阳修的《蝶恋花》当属一流。词曰: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词作开头,以一句“庭院深深深几许”发问,已表明独处于重重帘幕中的女主人的苦闷和怨恨之情:在这个“杨柳堆烟”的春天,她的那个“他”却冶游不归,就是登楼远望也看不见那条伤心之路。此刻风雨交加,催春远去,想挽留住春天可毫无办法。在无限伤春中,主人公只好把情感寄托在与自己有同样命运的花上:她泪眼汪汪地向风雨中的花朵发问,但回答她的却是无语的乱红飞过秋千。痴情的人、无语的花,这一分悲凉,也只有院落中那架秋千去见证了。 
    北宋婉约大家晏几道是个情痴,词作多以言情见长。他也有一阕以“秋千庭院”入题写相思的好词《木兰花》。作者忆起一位秋千院落、帘幕重重下的佳人:闲暇中的她正手握彩笔,在华美的屋内题诗。外边红杏在雨中绽放,绿杨在风中飘絮。此情此景中作者恍如从梦中醒来:而今的“她”已像朝云一样飞去,音信已断,人在何处?让我像襄王那样做个好梦回去吧,沿着那条画桥东畔的道路,回到那连紫骝马都熟悉的旧游之地。词曰: 
    秋千院落重帘幕,彩笔闲来题绣户。墙头丹杏雨余花,门外绿杨风后絮。 朝云信断知何处?应作襄王春梦去。紫骝认得旧游踪,嘶过画桥东畔路。 
    秋千笑语 失意人生 
    一代文豪苏轼,为官数度遭贬,仕途坎坷。这位自信“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沁园春·孤馆灯青》)的政治家,虽然能够“同乎万物而与造物者游,非独自比于乐天”(《醉白堂记》),但面对政治上一个接一个的打击,其心中的失落与伤感无疑难免,此番心情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 
发表评论: 】 
(作者:邓高峰 责任编辑:郭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