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年间,东京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各国客商云集,国际贸易兴隆。京师最负盛名的大酒家“樊楼”,便成了主客双方洽谈生意、寻欢作乐的最佳场所。这天,樊楼雅座来了个碧眼虬须、深目高鼻的中年胡商。他一身奇装异服,却戴了顶宋朝豪门权贵流行的精致高帽,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他此次从波斯万里迢迢贩运一船香料来到东京,换取了中原的奇珍异宝,明天就要打道回国,今天特地来到樊楼消遣享乐。他独坐一桌,美味佳酿,又召来两个妙龄歌妓唱曲侑酒,开怀畅饮,其乐无穷。正当此公拥香偎玉、飘飘欲仙之际,不料乐极生悲,忽然脸色苍白,大叫一声,浑身瘫软,连人带椅仰面朝天栽倒在地。两个歌妓惊慌失措,大哭小叫,惊动了整座酒楼,堂倌和掌柜纷纷赶来。堂倌摸了摸胡商的鼻息,只觉出气不觉吸气,忙向掌柜悄声耳语:“还是快把胡商送回馆驿,死在咱们这里就麻烦了……”掌柜樊伯英略加思索,道:“客人病在咱们店,咱们决不能推出不管!”他当即指挥伙计把病人抬至静室,去请东京名医“神医刘”来诊治。
神医刘召之即来,对病人诊断之后,长叹一声:“人已经不行了,准备料理后事吧。”他见病人清醒过来,缓缓睁开了眼睛,忙招呼樊掌柜:“这是回光返照,有什么话快问。”樊掌柜赶紧俯向病人:“客官,你有什么要交待的吗?”胡商吃力地用手指了指腰间的锦袋。樊掌柜忙摘下锦袋观看,上面绣了一行曲里拐弯的异国文字,他见多识广,知道许多外商都爱在随身携带的衣物上绣上自己的国籍、住址,以防不测,便道:“请放心,小店一定按锦袋上的地址通知您的家人……”胡商吃力地点点头,又用目光寻找着什么,堂倌忙拿来他携带的小包袱,里面是一只木匣,打开盖子,满盒全是翡翠珍宝,光彩夺目,还有一个帐本。樊掌柜恳切地道:“这些财物小店妥为保管,待你家人前来一定完璧归赵。”胡商眨了眨眼睛,又勉强指了指头上的帽子,这下子樊掌柜估不透啥意思了,忙和大伙猜测。堂倌说:“他是不是想摘下这顶咱们宋朝达官贵人戴的帽子,换上波斯帽子入土才心安啊!”神医刘连连摇头,道:“此公常来东京,说不定早喜欢上我们这里的风土民情,一定是不让换掉他戴的宋朝帽子安葬。”樊掌柜觉得后者有理,忙向病人大声说:“一定按照你喜欢的这身打扮,遵照贵国风俗料理你的后事……”话未说完,胡商双目无光,已经魂游天国了。人命关天,樊掌柜派人呈报开封府。开封知府亲临现场,让仵作验尸,确系暴病而亡,便责成樊楼处理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