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一”黄金周,适逢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和中秋节,洛阳上下沉浸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之中,旅游再掀热潮,盛况空前。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的共同努力下,在新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黄金周圆满落幕。10月1日— 8日,洛阳共接待境内外旅游者335.22万人次,同比增长24.8%。旅游总收入16.36亿元,同比增长25.78%。其中国内游客333.92万人次,同比增长24.72%。国内旅游收入16.08亿元,同比增长25.48%;入境游客1.3万人次,旅游创汇392.47万美元,同比均增长34%;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41.36万人次,同比增长24.86%,门票收入3622.71万元,同比增长25.15%;铁路、公路、民航等交通客运单位共运送游客284万人次,客运总收入3183.87万元。洛阳良好的旅游形象,安全有序的旅游秩序,受到了社会及媒体的高度关注。作为国家假日办黄金周旅游信息重点监测预报城市,中国旅游报、中国旅游网每日刊发洛阳旅游接待信息。今年黄金周,洛阳旅游呈现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精彩的文化旅游活动吸引了游客
面对金融危机、甲型H1N1流感等不利因素对旅游业的冲击,洛阳积极应对,十一期间,以河洛文化旅游节为载体,精心组织策划的37项文化旅游活动,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一是重大旅游活动取得实效。河洛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暨世界风情巡游邀请来自英国、法国、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安道尔、匈牙利、荷兰、芬兰、西班牙、韩国、孟加拉等15个国家和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市以及郑州、开封、焦作等城市的39个演出团体,演员1500人。首次在繁华闹市区举行巡游表演,沿途10万市民聚集观赏,形成了强大的宣传聚客效应,成为文化的盛典、人民的节日。省委书记徐光春、省长郭庚茂专程发来贺信。旅行商采购大会邀请北京、上海、广州等主要客源地城市,洛阳航线、铁路直达城市和500公里半径内高速公路覆盖城市的旅行社 ,国旅、中旅、青旅、康辉等国际旅行社总社1700余家。向旅行商代表推介洛阳旅游产品,组织旅行商考察洛阳及周边旅游线路,签订组团协议。平均每家旅行商向洛阳输送游客不少于6000人次,明年旅行商组团来洛游客可望突破1000万人次。旅游投资洽谈会邀请省内外知名旅游投资商180人,向投资商推出重点旅游项目120个,组织投资商与项目单位洽谈,实地考察。签订旅游开发协议、合同31个,投资总额33亿元。二是文化活动与旅游实现了紧密结合。2日晚的王力宏演唱会空前火爆,在近3个小时的演唱会上,王力宏共演唱了20多首经典歌曲,能容纳3万余人的新区体育场座无虚席,来自全国的歌迷与王力宏互动交流,尽情狂欢。演唱会售票2.6万张,创近年来洛阳商业演出售票最高记录。当晚洛阳主要宾馆酒店爆满。全市宾馆酒店平均入住率较前一日提高16%。演唱会同时与与老君山、伊河漂流景区实行套票,持演唱会门票可免费游玩老君山和伊河漂流项目,带动了景区客源增长。9月30日—10月1日,新区体育馆举办的俄罗斯国家马戏团演出,为观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文艺大餐,引起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图文并茂进行了报道。此外纵贯线世界巡游洛阳演唱会、邓丽君经典金曲音乐会等文化活动都吸引大批游客参与,形成了强大的聚客效应。三是景区活动主题新颖。3日晚,伴随着十万宫廷乐舞,来自港澳台300多名游客在龙门石窟风景区听风赏月,共度良宵。“龙门之夜中秋赏月”和夜游龙门项目蜚声海内外,成为洛阳的品牌旅游活动。关林朝圣大典 “祈国运昌盛,物阜民丰”,首次将朝圣大典与经贸洽谈活动结合起来,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额27亿元。天池山景区举办的全国摩托文化节、人体与自然摄影大赛富有新意和震撼力。来自北京、上海、黑龙江、西宁等全国20多个省市的1500多名摩托车爱好者和全国100多名优秀摄影师一展身手。龙峪湾景区举办的红叶节优秀摄影作品展、公路自行车计时大赛、古装模特摄影大赛吸引了大量游客。鸡冠洞景区推出了平遥国际摄影节优秀作品展,重渡沟景区每天举办按时大型篝火晚会和文艺演出,养子沟景区组织 “中秋月夜万人赏月”, “山寨大闯关”项目新推出水上项目8个、转盘项目3个、攀高项目4个、沙滩项目2个,参与游客3000余人。老君山景区制作了600斤重的巨型月饼供游客品尝,寨沟景区举办了美丽新娘摄影大赛,吸引了200余对新人的参与。此外,金秋旅游节、伏牛山红叶节、登山大赛、苹果采摘节、红提葡萄采摘节、黄河奇石博览会等一系列活动此起彼伏。弹古筝、拉二胡、河洛大鼓、戏曲表演、唢呐、蹦极、迷宫、秋千、转椅、吊桥、猜谜语、骑单车、走钢丝等参与娱乐活动林林总总,目不暇接。各项活动的举办极大地凝聚了人气,拉动了消费,促进了旅游市场的恢复和振兴。
二、便捷的自驾车游凝聚了游客
家庭汽车的普及,催热了自驾车游,改变了游客结构。昔日以团队游客为主的市场主体,被以举家为单位、亲朋好友搭伴等为主的自驾车游、散客游、自助游所取代。从距离看,省外客人多。从滞留时间看,过夜游客多。从消费能力看,高端客人多。“洛阳人游洛阳”方兴未艾,南部山区的秀美山水间到处可见开车游玩的市民。黄金周期间,主要景区的自驾车、大巴团络绎不绝。景区停车场处处都是外地的小客车、面包车、小汽车、大巴车。龙门石窟景区每天接待外地自驾游车辆达2000多辆。停车场爆满,连入口处的龙门大道两侧也停满了车辆。白马寺每天自驾游客1000多辆,自驾车一直排到高速公路出入口。白云山、天池山自驾车游客占游客总量的90%。10月4日,白云山迎来了来自北京的80余辆、山西180余辆自驾车队。伏牛山生态景区停车场中午11:00之前车辆全部停满,一些农家宾馆门前、院子里都停满了车辆。黄金周,龙潭峡景区接待自驾车辆3000多辆。鸡冠洞景区接待自驾车2700多辆,自驾车游客占总接待人数的55%;重渡沟景区接待自驾车3700辆,自驾车游客占游客总量的60%。市内星级宾馆、快捷酒店门前停车场,停靠的车辆大都是外地牌号的自驾车。抽样调查显示,今年十一,全市自驾车游占游客总量的54.5%。游客总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分别为:河南、北京、江苏、湖北、陕西、河北、山东、上海、山西、广东。人均停留天数由去年的2.73天增加到今年的2.89天。
三、优美的免费公益景区招徕了游客
近年来,洛阳城市环境不断改善,形象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国庆期间的洛阳处处花团锦簇,欢声笑语。牡丹广场、火车站广场、周王城广场等城市主要集散地,都有园艺工人精心造置的彩化点。50万盆鲜花和20多个立体花坛装点着街头和游园,把城市打扮得格外靓丽。节假日全市博物馆免费对游人开放,引得游客纷至沓来,一些原本冷冷清清的博物馆,节假日每日接待游客二三千人次。洛浦公园、隋唐城遗址公园、周山、龙门山、上清宫、郁山森林公园、周王城广场、牡丹广场、青年宫广场、新区开元湖音乐喷泉等公益景区设施完善,风光宜人,每天都迎来大量的观光客,多时每日达2万余人次,少者数千人次,有效凝聚了人气,带动了客源增长。
四、丰富的旅游产品愉悦了游客
近年来,洛阳不断加大旅游产品开发力度,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实现了四季有节会、四季能滑雪、四季看牡丹。文化游、牡丹游、观光游、修学游、休闲度假游、生态健身游……丰富多彩的旅游线路和产品,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极大地满足了游客需求,实现了全年旅游无淡季。十一期间洛阳旅游亮点频现,旅游产品让人耳目一新。神州牡丹园举办的精品牡丹展,共展出洛阳红、雪塔、胡红、乌龙捧珠等十多个品种的反季节栽培牡丹1000多盆,吸引了大批团队游客。王城公园“满园尽带黄金甲”,金秋菊展100个品种、6万余盆菊花争奇斗艳, “菊花墙”、 “和谐中华”、“中原腾飞”、“花海英姿”和“中原欢迎您”等13组状如“花瓶”、“屏风”和“滑梯”的大型立体菊花造型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每日引得万余名市民和游客观赏。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成了名副其实的乐园,这里,滑草、滑雪、滑冰、雪地摩托、雪上飞碟、旱地高山雪橇、雪地木马等项目精彩纷呈,交替上演,让人流连忘返。滑雪场推出了88元“欢乐体验活动”,游客只需花88元即可体验到2小时的滑雪、1.5小时的滑冰及德国滑道等全套服务。今年以来,伏牛山滑雪度假乐园与老君山景区自发捆绑促销,对外同打一张牌,实现了资源共享、线路整合和客源互流,十一期间,每日游客在二三千人次,彻底改变了冬季单一滑雪的局面,实现了四季繁荣。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品牌人文景区,提档升级,旧曲新唱,魅力不减,每日接待游客万余人次,客源增长势头强劲。
五、火爆的假日消费留住了游客
集中消费催生“假日经济”。十一期间,洛阳消费市场火爆,行、食、住、游、购、娱六要素市场全面繁荣,“假日经济”再结硕果。金秋车展如火如荼,三个大型车展在中国国花园、牡丹广场、新区体育场上演。看车、买车的人络绎不绝。洛阳日报社在中国国花园举办的读者节暨金秋汽车博览会,4天集中展出了30多个主流汽车品牌旗下的100多款汽车,累计接纳10万多名市民前来看车,总成交车辆563辆,成交金额达5740多万元。旅游大巴再现一车难求的现象,出租车空前忙。龙门大道等主要道路的加油站售油量比平时增长一倍以上。主要饭店、餐馆出现了排队就餐的局面。中秋节,许多饭店中午晚上要多次翻台才能满足食客需求。真不同、全聚德、雅香楼等饭店营业额比平时增长50%以上。唐三彩、牡丹画、牡丹饼、牡丹酥 、牡丹燕菜等洛阳特色旅游商品热销。商场、酒吧、茶社、商务会馆、休闲娱乐场所生意兴隆,加班加点。丹尼斯百货、大张量贩、沃尔玛超市、洛阳中央百货大楼、王府井百货等商业零售点等待结账的顾客排成长龙,人流陡增,营业额比平时增长20%。王府井百货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3%。浆面条、不翻汤、胡辣汤、牛羊肉汤、豆腐丸子汤、烫面饺等洛阳的特色小吃吸引了大批游客一饱口福,老城十字街小吃一条街打出了“24小时营业”的招牌,珠江路、涧东路、西工小街饭店营业到次日凌晨才打烊。
六、优质的公共服务感动了游客
各行业、各单位能够结合实际开展特色服务、精细服务,受到游客好评。全市旅游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旅游环境温馨宜人。假日办全面启动和落实假日旅游工作机制。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客房服务中心、旅游车辆服务中心、旅游投诉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开展信息上报、抽样调查、统计预报、投诉处理、游客疏导等工作。做好市场预测及交通、住宿、景区等重点环节的流量监测,通过电视、报纸、网络以及旅游热线电话等媒体动态发布出行信息,引导游客合理安排出游。12301旅游热线昼夜提供咨询服务。交通部门加强了公路运输和通往主要景区(点)的旅游道路的交通管理,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确保旅游交通安全。公安部门加强了景区社会治安管理,及时对交通拥堵进行提示预警,完善路段的交通标识牌,增强了重点路段和道口的警示标识及警力部署。市假日办完善《洛阳市旅游安全专员管理工作办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到人”的旅游安全管理制度,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实行副县级领导和安全员共同坚守负责的安全“双专员”责任制,重点部位,重点看守盯防,严格实施责任追究。坚持多部门旅游执法制度。节日期间,假日办组成多个小组巡回检查旅游市场。全市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没有出现大的旅游投诉,实现了旅游市场的规范有序。
“十一”黄金周圆满落下了帷幕。这次黄金周,面对甲型H1N1流感进一步扩大和蔓延的严峻形势,洛阳科学决策,积极应对,措施有效,工作扎实,实现了旅游业的逆势增长,取得了预期的良好效果。我们将以这次黄金周为新的起点,认真总结经验,查找问题,不断完善和改进工作,促使洛阳旅游业再上新台阶。也希望各相关部门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支持旅游工作,为洛阳旅游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浓厚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