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洛阳市再掀旅游高峰。据洛阳市假日旅游指挥中心办公室统计:5月1日~3日,洛阳市共接待游客196.14万人次,入境游客1.02万人次,同比增长25.93 %。洛阳市各景区接待游客166.93万人次,同比增长15.25%。门票收入2483.03万元,同比增长16.53%。铁路、公路和民航等交通客运单位共运送游客75.86万人次,客运收入845.70万元。
自驾车游客占主流
1日一大早,一些自驾车旅游者便收拾行装,带着全家,开车驶向各景区。上午10点以前,洛阳市主要景区停车场车辆爆满,路两边停放的旅游车辆绵延数公里。龙门石窟一天接待自驾车辆达4000辆次。我们通过观察车号发现,自驾车以省内和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江苏、陕西、湖北、山西、河北、广东和山东等周边及中近程地区居多。
据统计,五一期间,洛阳市接待自驾车辆14.5万辆,以自驾车为主的自助游客占游客总量的60%。
洛阳市假日旅游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人分析:这种情况跟旅游业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个性化旅游成为旅游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是分不开的。
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游客倾向于自己设定路线、自己安排行程、自己安排食宿及使用自助交通工具,无拘无束地享受旅游带来的轻松。特别是在时间相对较短的“五一”小长假,比较适合近距离出游的情况下,这种趋势愈发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节日期间,以家庭为单位、亲朋好友结伴、自己驾车为主的自助旅游蔚成热势。取代了以往旅行社团队游客占据市场主导的地位。
牡丹游、生态游、文化游三足鼎立
“五一”期间,洛阳市仍有大面积的牡丹开放,牡丹观赏仍是“五一”重要旅游活动之一。洛阳市牡丹游、生态游、文化游三足鼎立,交相辉映。
“五一”期间,洛阳市各大牡丹园采取多种措施延长花期,不少晚开品种牡丹和南部高山牡丹园的牡丹花开正艳。种植有大量晚开牡丹品种的国际牡丹园内,牡丹姹紫嫣红,每天都吸引数万游客。鸡冠洞、白云山的高山牡丹刚刚盛开,游客在南部山区能够一睹牡丹芳容,牡丹观赏活动得以延续。
“五一”期间,洛阳市生态游火爆。白云山、天池山、木札岭、鸡冠洞、重渡沟、小浪底、养子沟、西泰山、龙峪湾、神灵寨、花果山和龙潭峡等景区接待形势普遍较好,不少景区达到了最高日接待量,生态旅游区的饭店、宾馆及家庭宾馆全部爆满。
文化游作为洛阳市的优势旅游产品,有着深远的影响和稳固的地位。“五一”期间,龙门石窟、白马寺、天子驾六博物馆和关林等文化景区接待人数多,门票收入高。其中龙门石窟三天接待6.5万人次。
旅游活动精彩纷呈
“五一期间”,汝阳杜鹃花节、洛宁绿竹风情节、伏牛山登山节、老子道教文化节和红山樱桃节等旅游节庆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高潮迭起,吸引了大批游客参与。
各景区还结合自身实际举办参与娱乐性活动,如老君山组织举办了大型实景演出《君山追梦》,这是河南省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之后的第三部大型实景演出。《君山追梦》“以写意手法创意,以写实手法创作”,演出大篇幅采用声、光、电等科技创作手段,向游客多角度地展示和诠释老君山道家文化和幽美山水的梦幻之美。
伏牛山滑雪场掀起有史以来夏季滑雪旅游狂潮,天天爆满。三天时间,接待游客1.2万人次,其中2日当天接待游客高达5600人次,室内滑雪、滑冰天天爆满,拖牵、索道、滑道、雪上飞碟和意大利雪橇等娱乐项目,连续三天高负荷运转,周边居民纷纷让出房间,为游客提供食宿。
洛阳市假日旅游指挥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今年花会和“五一”,洛阳市开通了12301旅游服务热线。旅游信息咨询中心、导游服务中心、客房服务中心、旅游车辆服务中心和旅游投诉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在飞机场、火车站、连霍高速公路西出口、二广瀍河站和关林站设置了五个临时游客服务站亭,全天候服务游客。节日期间,洛阳市没有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没有出现大的旅游投诉,实现了旅游市场的规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