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地球吸引谍报人员
工程伪装专家、空军机场营房部王声部长说,谷歌地球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任何一处地点的高清晰度卫星照片,分辨率达到0.6到1米,你甚至还可找到自家的屋顶和养的一条狗,这几乎超过10年前军用侦察卫星的水平。
一般而言,卫星照片的分辨率优于30米就可发现港口、基地、大型桥梁、公路或舰船等较大目标,1-3米的分辨率就可发现雷达、军用仓库、野战阵地、指挥所等较小目标。也就是说,这些卫星照片都是有军事价值的。正因为如此谷歌地球;正引来谍报人员愈来愈多的目光。
隐蔽伪装面临新挑战
现代空间侦察技术对地球表面可视性物体的分辨能力,已经达到了足以识别战场主要活动程度的能力,我国领土上具有军事意义的目标都可能遭受侦察监视,军事伪装学专家刘保荣高级工程师认为,信息化战争中,缺乏有效伪装的目标,战时将难逃被精确制导武器摧毁的厄运。
科索沃战争中,北约动用了各型作战飞机,打击了南联盟约7600个各类固定目标以及3400多个活动目标。其实,南联盟也曾进行过伪装方面的努力,但由于伪装理念和技术较落后,目标大都被发现摧毁。
迷彩伪装难对付卫星侦察
构筑伪装防护新体系,必须采用高新技术。王声部长谈起军事设施的隐蔽化建设,深有感触地说:传统的迷彩和普通遮障伪装手段难以对付光学、红外、雷达、高分辨率卫星等侦察手段,这就逼着我们加快对伪装防护的新技术、新手段、新器材和新方法的研究探索,如今已取得一定成效。
高技术筑起伪装防护体系
据空军后勤部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他们在伪装技术和伪装效果检测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伪装设施和材料已经实现了系列化、多功能化,并提出了融合背景、全程隐蔽、综合伪装等新型伪装防护理念。如针对暴露特征明显的工程口部伪装他们就想出了不同办法。
无论从空中或地面抵近观察,地下防护工程洞口与周围自然地貌完全融合在一起,没有了对空暴露的路或断头路,新型材料的辐射温度一天24小时不停地与周围背景同步变化,洞口的值班房也做得与周围民居一模一样,使各类工程设施成为背景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境外侦察遥感卫星装载的可见光照相、热像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等对地探测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地面目标侦察的分辨率也越来越高。一些地方经济建设的加快,使曾处于深山之中的雷达站,成了旅游区的一部分;有的新装备机场周围居民逐渐增多,跑道上新战机的训练全程,甚至都可以用手机向境外直播;随着高速公路、铁路或新的民航航路调整,有的军事区也开始暴露在世人眼中,这些都加大了伪装的难度。做好军事设施的隐蔽伪装工作依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