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让我们带您了解鸡公山。
鸡公山位于信阳市南38公里的豫鄂交界处,东西与大别山、桐柏山首尾相接,地处亚热带向温湿带过渡的地带,是我国五个重要地理分界线,即秦岭淮河分界线(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带),伏牛山与大别山两个山系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分界线,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界线,南、北方天然分界线,素有“青分楚豫”之称。此区是冷暖空气交绥区,桐柏大别山呈北西——南东走向,而鸡公山山体却呈近南北走向,两侧峡谷深平,易于通风,似两条通风走廊,一年四季,时有风生风息,故有“无日不风”之说,特别是夏季,清风送爽,驱热消炎;由于鸡公山处于南北动植物过渡带,山上植被丰茂,覆盖率高达87%,有各类植物2200多种,在炎热夏季,可遮光蔽日;由于受地形、植被、风、雨的交叉影响,鸡公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小气候,其气候特点是:冬长夏短,春秋相当,夏季气候凉爽宜人,平均气温23.7℃,最高气温32℃。三伏盛夏,午前如春,午后如秋,夜如初冬,有“三伏炎蒸人欲死,清凉到此顿疑仙”之美誉。所以鸡公山虽有高山气候,却无高山反应,特别适宜疗养避暑,对某些疾病如肺病、脚气病、心脏病、气管炎、高血压都有特殊疗效。鸡公山长年又被云雾所笼罩,而被誉为“云中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