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才副省长
在全省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今天,很高兴与全省农业系统、旅游系统的同志们,一起探讨全省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发展问题。刚才,几个典型发言很有针对性,朱厅长和范局长就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讲了很好的意见,我都同意。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增强发展乡村旅游的责任感。站位决定高度,高度决定视野。我们要切实提高对乡村旅游的认识,增强自觉性和责任感。一是要站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局上来谋划乡村旅游。随着国务院32号文件的正式下发,中原经济区建设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民生怎么办、粮食怎么保”,这四道难题是我省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必须认真破解的问题。旅游业是关联度大、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综合性产业,在解决四大难题中具有特殊作用。特别是乡村旅游业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民生改善、提高农业效益,是推动解决四大难题的重要支撑产业。因此,国务院32号文件专门提出要“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我们要深刻领会32号文件精神,结合实际,精心谋划、统筹推进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的发展。二是要站在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上来看待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有利于一、二、三产业齐头并进。无论是初级形态的农家乐,还是现在体现吃、住、行、游、购、娱的乡村旅游,对于农村发展的带动是全面的,不仅需要农副产品的种植、养殖和加工,还要有配套的交通运输条件甚至房地产开发等。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实现农民生活富裕。乡村旅游直接的效应就是大量的城里人“上山下乡”,大量的农村人“洗脚上岸”,并且通过人流带动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把新理念、新信息、新知识带到农村,对农民素质和乡风民俗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最佳载体。三是要站在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层面上来推动乡村旅游。在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扩大内需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是有一定条件的,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提出扩大内需是不现实的,因为我们刚刚改革开放,人均收入很低,人均消费能力很差。现在老百姓有钱了,要解决不敢花的问题,同时还要有多种消费方式可供选择。全世界发达国家的人都能出去旅游,我们也可以出去旅游。温家宝总理特别指出:“旅游业在扩大内需、促进增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在我省旅游业人气很旺,上半年增长了19%,规模越来越大,已到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外界对我们也有信心。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带来对基础设施投资、产业投资新的需求,从而扩大投资规模,形成最终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二、把握原则,确保乡村旅游健康持续发展。一是要以生态为本。生态环境是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保障,离开这个根本,乡村旅游发展将难以为继。最典型的例子是云南的打洛镇,这个镇在最初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味考虑经济因素,对生态保护重视不够,最终资源环境破坏严重,导致“生态失衡、社会失调、经济失力、村民失望”,被学者称为“旅游废都”现象。我们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吸取教训,不能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尽量少走弯路、不走弯路。二是要以文化为魂。文化是旅游的生命。从农事活动中积淀形成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灵魂。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握好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保持原生文化的关系,处理好村民房屋修缮与保护特色村落之间的矛盾,切实防止乡村旅游开发中过度城市化、商业化和现代化的倾向,确保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协调发展、融合发展与和谐发展。三是要以游客为先。要做好市场定位,根据市场细分,把握游客需求。把游客需求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依据和重要参考。在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营销等各个阶段,都要建立游客评价机制,让游客来评价规划的水平、检验开发的成效、判断服务的质量,切实做到以游客为先、让游客满意。四是要以农民为主。农民是乡村的主人,是乡村旅游经营的主力。我们一方面要强调政府的主导地位和引导作用,但同时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尽量满足农民的要求。特别是在具体旅游项目的设置、具体经营方向的把握上,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村级两委不要过多干预,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素质,从而增强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力。
三、突出重点,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实效。发展乡村旅游关键在效。要突出发展的重心和工作的重点,确保乡村旅游发展的效益、效率和效果。一是要抓住规划这个前提。省旅游局提出明年要编制乡村旅游总体规划,并要求各市县也要编制乡村旅游专项规划,这个我同意。因为规划决定走向、决定布局。编制规划很重要,但执行规划更重要。过去我们有很多规划花了很多钱,请了很多专家,但往往是不按照规划来。因此,要建立有力的规划执行机制,确保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按照规划有序展开。二是要抓住项目这个核心。乡村旅游的资金投入仅仅依靠政府是不够的,应该用新的思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或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参与乡村旅游项目投资,实现乡村旅游的综合开发和规模经营。要大力发展旅游六要素相互配合的项目,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乡村旅游项目中,把各种民间娱乐艺术及民俗表演纳入其中,形成系列和规模,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形成旅游产业链。实现游客吃住行游购娱产业环节的供给本地化,形成大量地方专业户(养鸡、种粮、种菜、工艺品制作、歌舞表演等),最大程度地利用当地农民,采用当地原料,保证当地农民最大程度收益,推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三是要抓住宣传这个关键。乡村旅游要走向市场,吸引广大游客,需要营销策划,产品推介。但是仅靠单一的经营户、特色点或旅游景区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区域联动发展,搭建乡村旅游发展的政府推动平台,产品互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及形象共塑平台。要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职能,引导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偏好;通过区域间乡村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旅游线路的搭配组合,更好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旅游者提供最全面的乡村旅游信息;建立乡村旅游专题网站,举办节庆活动,举办乡村旅游产品推介会或旅游博览会推广旅游产品。四是要抓住监管这个保障。要根据乡村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按照服务标准化的要求,提出乡村旅游标准化发展的思路和目标,制定行业的地方标准,对乡村旅游环境、旅游交通、住宿条件、餐馆、乡村娱乐、公共厕所、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等提出明确标准要求。要促进乡村旅游协会建设,促进管理民主化,保证公平,让更多农民受益。要借鉴可持续旅游指标体系,建设监控乡村旅游规划、开发与管理过程的指标体系。
同志们,随着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加快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乡村旅游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希望大家积极工作,推动全省乡村旅游工作深入开展,使广大农民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得到更多的实惠,为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 2011年河南旅游十大亮点 2012-2-10 12:00:29
- 2011年河南旅游十大活动 2012-2-10 11:59:10
- 2011年河南旅游十大基础数字 2012-2-10 11:10:45
- 2011年河南旅游十大政务信息 2012-2-10 11:01:26
- ·[交通]7条隧道贯穿中州大道 为老城与新区“解
- ·[交通]BRT车道多处受损太颠簸 整修还靠“打补
- ·[交通]十几对列车晚点 铁路局微博公布消息并致
- ·[天气]本周雷阵雨与高温并存 局部将有高温闷热
- ·[天气]今明河南省十市有暴雨 未来三天依然阴雨
- ·[交通]中州大道综合整治工程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