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郑州老坟岗一带的路和街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3-23 来源:大河网 点击次数:

    提起老坟岗,老郑州人尽人皆知。解放前,这里曾是三教九流的集纳地、江湖艺人的竞技场,也是郑州小商小贩云集的商业区。到处是横七竖八的席棚和矮屋,布局混乱,没有一条正规的街道。解放后,人民翻身当了家,通过禁妓、肃毒、清理整顿,彻底改变了这一地带的旧貌。按照规划,市政建设部门修筑了几条带有时代特征的路和街,主要有:
  民主路:北起西太康路,南到解放路,长500多米,宽30多米。解放前,这片荒沙岗上遍布坟茔,俗称老坟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老坟岗小商品生意红红火火,固定商户有500多家,形成市场,名为“国民市场”。解放初,在这里做小生意的商贩开始集资,从南向北盖房,并向西扩展,不久将“国民市场”更名为“益民市场”,市场里摊贩云集,异常热闹。1953年,为方便市场交通,市城建局在这里修筑了一条南北走向的柏油路。根据这一地带的社会状况,经街道干部会同群众代表商议,取解放后广大劳动人民摆脱了剥削和压迫,成为社会的主人,人民群众享受着民主和自由之意,将这条路命名为“民主路”,随着这一带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派生出民主一街、二街、三街。“文化大革命”中民主路改叫移风路,民主一街、二街、三街相应改为移风一街、二街、三街。1983年5月,市政府批准恢复原名,沿用至今。
  自由路:东起二七路,西至铭功路,长615米,宽7米。解放初,这一地带与“益民市场”交织在一起。1953年,沿东西走向盖起了房,房前形成的路被命名为自由路,并派生出自由一街、自由二街。“文化大革命”中改叫易俗路。1983年5月,市政府批准恢复原名,沿用至今。
  除此之外,解放后老坟岗附近新修、命名的还有益民东街、西街、南街、北街、西联合街和北游艺市场、南游艺市场等。
  今天的老坟岗,除保留着民主路、自由路两条主要道路外,因其紧邻二七商圈,两侧弯弯曲曲的小街巷已在旧城改造中消失,一幢幢现代化的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再过不久,一座雄伟壮观的斜拉式立交桥将在民主路、自由路附近落地,这里将更加繁华热闹、更具现代化气息。

发表评论: 】 
(作者:王瑞明 杜丰芮 责任编辑:马欣)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