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寻根 >> 正文
“压岁钱”源于何时?由谁发明?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1-19 来源:大河报 点击次数:

    春节过年,小孩子们总是最高兴的,他们有了“压岁钱”,可以去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你知道压岁钱源于什么时期吗?

    每到春节的时候,大人们总是要给孩子们一些零用钱,称为“压岁钱”,是希望用这些零用钱换来平安吉祥,让孩子们在新的一年里能够健康茁壮地成长。其实,“压岁钱”源于北宋时期的开封。

    开封是北宋的京城,春节的时候,全城庆贺,热闹非凡。据史籍记载,北宋神宗年间,当时的朝廷枢密副使(副宰相)王韶的幼子人称“王公子”,在春节的当晚,王公子随家人在开封街头观灯游玩,却不慎被歹人掠走,准备勒索一笔钱财。途中,带着王公子的歹人巧遇朝廷里的车子经过,王公子大声呼救。歹人心中害怕,放下了王公子,仓皇逃跑,王公子得以随车入宫。宋神宗问清了事情的经过,就赐予王公子一些金钱,给他压惊。此事原本发生在都城开封的皇宫内,却很快传扬了出来,并流传于开封的民间。于是,人们纷纷效仿宋神宗的做法,在过年的时候,除了给孩子们买爆竹、吃食外,还要给孩子们一些压惊的零用钱,称为“压岁钱”。

    后来,全国的百姓也纷纷效仿这种做法,时间长了,春节给孩子们发放压岁钱就成为我国传统的春节习俗之一。《清嘉录》中说:“长幼度岁,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

    “压岁钱”原为给孩子们压惊,是为了使孩子们免受惊吓,用来安慰孩子们。随着时代的发展,压岁钱的意义已由压惊转化为春节时期的美好祝福了。这种习俗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沿用至今。

发表评论: 】 
(作者:王吴军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