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相传苗族从前居住在遥远的东方。后来由于人口增多生活困难和灾荒战乱,被迫不断往西方迁徙,而每逢到一个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就有一部分姊妹要嫁出去,再次迁徙嫁出去的姊妹就回不到家了。相见时难别亦难啊,于是他们决定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到田里捉来鱼虾,相邀已嫁出去的妹妹们回来和未嫁姊妹们相聚一起,吃一餐姊妹饭相诉衷肠,然后依依惜别,这样相习成了一年一度的姊妹节,俗语:吃了一餐姊妹饭,了却一年相思情。
3.姊妹节的前身是"坡会"。据《姊妹节歌》记述:阿姣和金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彼此爱慕,却遭到父母及族人的反对,被父母软禁,逼她嫁回舅家"还娘头"。阿姣不愿嫁去舅家,每天借口上山,用她装针线的竹篮偷偷地藏糯米饭给金丹吃,相约在野外谈情说爱。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苗族男女青年仰慕阿姣和金丹对爱情的执著,纷纷仿效他们上坡相会。姊妹节由此而来。据《苗族古歌》记述,苗族聚居的地区过去都过姊妹节,如今大部分地区已失传,唯有台江县还完整地保留着这一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