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游是近年来倍受青睐的旅游项目。浙江的乌镇、南浔、西塘,江苏的周庄、同里、木渎,内蒙古的室韦,山西的张壁……无论是杏花烟雨江南,还是大漠秋风塞北,古镇游吸引着千千万万人的目光。
在古镇游“飘红”的大气候中,河南古镇游如何?论历史人文厚重、论古往今来的名气、论观赏性和研究价值,河南的诸多古镇都不逊于当下任何一个人气超旺的古镇景区,但是,一组数字却让我们深思:面积仅36平方公里的周庄,巧妙地通过各种精彩赛事,赛出了“美丽经济”,2004年其旅游收入就已达到了7亿元。乌镇、同里更是后来居上,今年五一黄金周,同里的游客接待量已超过古镇游的“大牌”周庄。即便是2000年以后才正式以旅游景区的身份跻身古镇游的山西皇城相府和张壁古堡,其知名度与日俱增,游客人数也呈几何式增长。在这古镇游的竞赛中,河南古镇能够“游”多远?又将“游”向何方?
开封朱仙镇——位于开封市开封县西南。朱仙镇自唐宋以来,一直是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埠之地。到明末,朱仙镇已名列全国四大名镇之一。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在全国享有盛名,是我国木版年画的发源地。历史上的朱仙镇还是有名的古战场,岳飞大破金兵的战斗就发生在这里。
开封朱仙镇在明清鼎盛时期,有街道72条,庙宇130多座,商户5万多家,与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镇合称中国四大名镇。南阳赊店镇明清时期为中原地区水陆交通要道和商品集散地,十几个省的商贾聚居于此,也有72条街道,还有36条胡同,商铺林立,镖局、票号、会馆星罗棋布……
淅川荆紫关镇——位于南阳淅川。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地,“清代一条街”上的建筑保持着清代风貌,是我国北方保存最为完好的清代建筑群之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历史文化名镇。昔日的荆紫关古镇是清代中期方圆百里的货物集散地,南北各地的商贾云集于此,商业十分繁荣。(见下图)
舞阳北舞渡镇——位于漯河市舞阳县。古称定陵镇,是周代东不羹国所在地(镇西有故城)。北舞渡镇早在明清时期,就有“水旱码头”、“小汉口”、“填不满的北舞渡”之称,是豫中货物集散地“中州名镇”。在此出土的贾湖骨笛,被誉为“中华第一笛”,把中华文明向前推进了3000年。另有樊哙庙、中国第一当铺等名胜古迹。
岁月变迁,河南古镇当年曾显赫一时的社会影响力与经济影响力或许逐渐式微,但那历史深处积淀的古老文明至今依然令人瞩目。因此,为一座座古镇“洗尘”,张开双臂迎接古镇文明归来,这正是目前河南旅游面临的产业升级新课题,而经过各界专家悉心打磨的河南古镇游,也逐渐焕发出更为耀眼的光彩。
古镇游火爆的背后,既有策划营销的智慧,也有古镇保护的责任,还有如何让游客自然而然融入古镇风情、古镇历史、古镇文化、古镇民俗的种种“难题”。吃住行游购娱,哪一个环节都渗透着大战略和小战术,大到景区整体规划,小到旅游服务细节,无不考验着管理者的智慧与毅力。与曾经拥有的辉煌相比,如今的河南古镇似乎沉寂得太久了。
河南古镇游,正在积蓄力量,等待那长久沉寂后石破天惊的呐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