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故事 >> 正文
源于新乡的成语之鸩醴漏脯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8/3/30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释义】
    指有毒的酒和变质的肉。鸩:传说中的一种毒鸟。把它的羽毛放在酒里,可以毒杀人;鸩醴:用鸩的羽毛泡成的毒酒;漏脯,为隔宿之肉。古人认为此肉为漏水沾湿,有毒,食之可致人命。
【出处】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故嗜酒者自抑于鸩醴,贪食者忍饥于漏脯。”嵇康,“竹林七贤”之一,清道光《辉县志•人物志•流寓》有记载。
【故事】
    嵇康继承了老庄的养生思想,经过实践颇有心得。他的《养生论》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专论。后世养生大家如陶弘景、孙思邈等对他的养生思想都有借鉴。
向秀不赞同嵇康的《养生论》,于是诘难《养生论》,撰写了《难养生论》,嵇康回答向秀在《难养生论》中提出的质疑,撰写了《答难养生论》。
    《答难养生论》中记载:“故嗜酒者自抑于鸩醴,贪食者忍饥于漏脯,知吉凶之理,故背之不惑,弃之不疑也。”指特别爱喝酒的人不会喝毒酒,贪吃的人不会吃地上掉的、变质的不好食物,人有认识、有感情、有智慧,不会只图眼前的享受而不顾后果。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