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故事 >> 正文
漯河舞阳城隍庙:凝固的历史记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6/12/28 来源: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 点击次数:
     “城隍”,有的地方又称为“城隍爷”,传说中守护城池的神。“城”原指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资料显示,城隍为《周宫》八神之一,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以及城壕。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又正式规定各府州县设城隍神并加以祭祀。
昔日城隍庙 今为博物馆
    漯河市舞阳城隍庙是我省乃至我国北方地区保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城隍庙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日,记者走进舞阳城隍庙,重温历史,感受文化。
漯河市舞阳城隍庙位于舞阳县城西大街北侧,总面积38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主体建筑有拜殿、威灵殿、寝宫、东西厢房、东西廊房、钟鼓楼等古建筑四十多间。院内文物以及文物景观有汉代画像石、明代重修城墙时收购石磙用的大石权(秤砣)、清代铸造的火炮——红衣大将军、乾隆御碑以及“一步两眼井”等。
    据《舞阳县志》及碑刻记载,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达鲁花赤(元官职名)按摊不花为祭祀城隍神而建庙,故名。明洪武九年开始大规模兴建,之后明、清屡经修葺扩建。1927年~1937年,舞阳县农民招待所、河南省青年救亡协会、舞阳县青年救国会设于此。抗日战争时期范文澜、姚雪垠、吴祖贻先后在此开展革命活动。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全县召开大会、培训干部的场所,称作“西部会”。1984年,县政府把这些古代建筑移交文物部门管理,并不断进行维修,现为舞阳县博物馆所在。
    漯河市舞阳县博物馆副馆长康耀辉是一位长期研究舞阳文化的学者,在他的引领下,记者了解到一些历史故事。
    宋代以后,城隍开始人格化,群众多把去世后的英雄或名臣奉为城隍神。城隍爷是冥界的地方官,职权相当于阳界的市长。城隍庙并不是每个城市都有,只有县治以上层级的城市才能设有官方的城隍庙。如苏州祀战国时春申君黄歇,上海祀秦裕伯,北京祀文天祥、杨椒山,杭州祀周新,会稽祀庞王,南宁、桂林祀苏缄等。
    康耀辉说,建于元代的舞阳城隍到底奉的是哪位英雄或名臣已经无从考证,但是民间有两种说法,一说是祭拜刘邦的大将纪信。楚汉相争时,刘邦曾被项羽围困在荥阳,汉军粮绝,为保刘邦,纪信献计:自己假扮刘邦诈降。刘邦用其计,趁纪信假扮汉王乘黄幄出东门诈降之际,自带数十骑从西门出走。项羽发现中计后,迁怒于纪信,将其烧死。后人感其忠烈,奉其为城隍,世代敬仰。另外一种说法是祭拜“舞阳侯”樊哙为城隍爷。樊哙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鸿门宴中如若没有樊哙闯帐谴责项羽,刘邦的事业几乎失败。
    石碑石雕背后的文化意义
    由大殿出来,不多时便来到汉画像石以及石碑展示长廊。石碑展示长廊展示着博物馆工作人员从各处搜集到的石碑及石雕,记载着一些历史事件、善人善事。其中在辛安镇康庄村发现的三个八仙人石雕,石雕之上人物形态小巧精致。康耀辉告诉记者,这些石雕是他在下乡调研时发现并收集的。遗憾的是,八仙人石雕原有两对四个,由于其他原因,只收集到三个。
走过石碑展长廊,便来到汉画像石展示长廊,展览内容主要是舞阳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汉代画像石是汉代人们用以建造冥宅大墓的建筑材料。康耀辉认为,当时的人们坚信人的灵魂如果得到某种引领和帮助的话,就会顺利升入极乐世界。那些画像石中的朱雀、龙、虎等神邸都是升仙工具,是墓主人渴望死后灵魂不灭的体现。
    随着汉代经济的发展,厚葬习俗成风,古人便把生前崇拜和喜爱之物刻于砖石,搬入享堂,以继续享受生前之乐。舞阳县出土的画像石题材有“四神图案”“常青树”“材官厥张”“应龙食鱼”“拥盾、执彗门吏”“斗兽”及水族动物图案。这些作品质料优良,绘画逼真,反映了汉代雕刻大师的聪明才智。
    走出展厅,便来到具有元、明风格的古建筑开元寺内,原建筑有山门、拜殿、地藏殿、钟鼓楼、大悲阁、阎君殿等,现仅存大殿、拜殿各五间。民国时,寺内佛像拆除,设开元中学。新中国成立后,设豫西行政干部学校。1956年县机械厂搬入。1984年元月,收归县文物部门管理。
    开元寺碑石已经无存。据《舞阳县志》及碑刻记载,开元寺始建于唐,后历代重修,大殿进深三间,面阔五间,为悬山顶,前檐下施斗拱十四朵,前金柱为四根唐代深浮雕盘龙青石柱气势宏伟。殿宇内塑有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药师佛三尊佛像。
    石权和红衣大炮的传说
    进入正门,威严的拜殿映入眼帘,整个门庭风格古朴,木质门楼不用一钉,完全用卯榫镶嵌而成。拜殿是城隍庙内建筑精品,面阔五间,歇山顶,弧脊,四周施斗拱二十四朵,散斗呈菱形。山面施平梁两架,均置于悬柱之上。飞檐翘角“如鸟斯革,如翠斯飞”,犹如飞鸟展翅。内施斜梁及老角梁、子角梁、隐角梁。整个建筑由四根角柱、十二根檐柱擎撑,精巧而华丽,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历史价值都十分高。 
发表评论: 】 
(作者:网络来源 责任编辑:12301-3)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