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角河南 >> 趣事 >> 正文
黄巾寨 关公挥青龙刀砍贼人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9-3 来源: 点击次数:

    黄巾寨最初的名字叫抱犊寨,由于它山顶平坦,土壤肥沃,当地农民早在秦朝时候就垦为耕地,而往山顶耕地的山道太窄,连一头耕牛都难以上下,所以当地老百姓将小牛犊抱到山顶搭棚喂养,等小牛犊长大后再耕地播种,抱犊寨因而得名。

    东汉末年,民生调蔽,各路军阀拥兵自重,张角领导黄巾大起义终于爆发,为了筹措起义费用,起义军选定抱犊寨为劫持水路(黄河)资财的据点,并改名为黄巾寨。那时黄河上下的官船,凡经此地,多被截掠,官府屡查未果。

    原来,从寨门到河岸,陆上无路,起义军将士就是以寨门口一个山洞为通道的,难怪官府查访不出。说来奇怪,此洞从寨门直通河岸,不知是地质形成的自然洞,还是远古时祖先开凿的人工洞。

    随着起义军的发展壮大,此据点离作战地越来越远,供给困难,起义军弃寨而去。起义军刚走,就从山西过来七八十名响马贼占据了此寨,他们见财眼红,不论官船民船,凡经过此水路,均被劫掠,寨内财物充盈,时人称为“黄金寨”。而且这些响马贼还不时劫持当地民女,肆意侮辱,民怨甚大。

    数年后关公(关云长)路经此地,民人告知,遂登上此地最高的一座山峰观看,此时恰好有两只小船从三门峡会兴渡处漂流而下,只见黄金寨寨门哐当当打开,贼人20余名鱼贯而出,寨门随即闭上。贼人一出寨门向下走百米左右就钻进洞内,不一会儿,正在行驶的小船就遭到从水中冒出的水贼的拦截,掠物、翻船,船主也被推进水里,又过一会儿,这些贼人肩扛背驮,满载出洞,寨门再次打开,贼人进后即关。

    关公看得真切,咬牙对身后引他上山的民人说:“为害太甚!天地难容!”

    第二天,关公带着随从周仓奔回会兴渡,命人用柴草装满10只小船,并以破布掩盖。选10个当地有名的水手撑篙而下,他则带着周仓回到那座山头,等10只小船接近贼人出没的河段,果然寨门又一次大开,七八十名贼人涌进洞内。

    此时关公飞身上马,直扑寨门。但马狂奔不远就将关公连人带鞍摔下,关公被周仓扶起,他来不及拾鞍,就搂着马脖子向寨门冲去。周仓策马紧跟其后,背上关公的青龙大刀一路寒光闪闪。主仆二人冲到寨门前时,寨门已闭。从石门下的缝隙里能看见贼人的脚在走动,关公当即抽刀从石门缝隙将刀插在守门贼人的脚上,门内贼人惨叫一声,脚已被牢牢地钉在了地上。关公喝道:“开门保脚!”守门贼人不得不把石门打开,关公和周仓闪身而进,周仓卡死了守门贼人,关公将石门半开,只留下一个人的宽度,然后举着大力立于门后。

    一会儿,贼人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归来。他们进一个,关公大刀挥下,人头应声落地,周仓则立即将尸体搬走。一会儿功夫,七八十个贼人便被杀了个净光。他们的血水从寨门流出,一直流到山脚,至今那条被血染过的路还叫红土路。

    当日黄昏,当地老百姓涌进寨中,齐刷刷向关公下跪叩头,一位绅士将书有:“为民除害功比天高”的布匾赠给关公。第二天,关公和周仓将寨内所有的财物都分给了百姓,然后才离去。

    从此,关公当年搂马而下的那座山被老百姓知名人称为“搂马山”,不知到哪一朝,人们写成了“鹿马山”。为了铭记关公的奇迹,山腰一个马鞍形的山石,也被后人命名为马鞍石。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王艳)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