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不动笔、不理睬就是北宋那些大文人对于开封铁塔的态度。尽管铁塔是完成在北宋时期的伟大的建筑作品,但是,北宋的大文人没有一个人为它写过什么。就如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在洛阳龙门长期居住,却没有留下和龙门石窟有关的文字。北宋的那些大文人认为,铁塔是一个劳民伤财的东西,对修建铁塔有意见。但铁塔是皇帝下令要建造的,文人再大,也不好说什么,于是,大家就选择了沉默。北宋的那些大文人从忧国忧民的立场出发,认为铁塔是一座过度奢华又没有实用价值的建筑,白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实在是一种挥霍和浪费。但是,铁塔又是皇帝建造的,不能随便议论,所以,那些大文人只好对铁塔保持了集体沉默。这也许是最好的方式了。
明朝的大文人李梦阳到开封来游玩,看到铁塔,赋诗一首:“铁塔峙城隅,川平愈觉孤。登天盘内磴,落日影东湖。”李梦阳还在诗里问:“何年藏舍利?光彩射虚无。”明朝写《汴京遗迹志》的开封人李濂为铁塔写道:“宝塔凭虚起,登游但几重。”
开封的铁塔是北宋皇帝建造的,它不是文人的精神家园,所以,也无法强求文人写诗来记述或寄托什么。不过,北宋的皇帝们很在乎开封的铁塔,不惜花费重金进行多次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