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查阅资料、走访专家,记者了解到,马丕瑶因清正廉洁被百姓称为“马青天”,光绪帝还赐给过“百官楷模”匾额。
游客质疑
官员马丕瑶哪来那么多钱盖房子
5月8日,位于安阳县西北方向的马氏庄园景区又迎来了一批游客,安阳县委宣传部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自从4月底马氏庄园晋升4A景区以后,来这里的游客明显多了起来。
来自郑州的胡先生在安阳一家旅行社咨询一日游线路时,旅行社就推荐了红旗渠和这个景点,并介绍说这是河南现存最大的清代官僚府第马丕瑶故居,在价值上与红旗渠“不相上下”。
这是一处典型的清代庄园,恢弘的大门朝东,如四合院一样的房子,蓝砖、青瓦,导游告诉胡先生,建筑群由南、中、北三个区域组成,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被誉为“中原第一大宅”。
“太震撼了!”参观后,胡先生告诉记者,他曾经参观过山西的乔家大院和巩义的康百万庄园,但在建筑特色、文化底蕴上,马氏庄园一点都不逊色。
但震撼之后,胡先生也有了更多的疑问,“庄园是清末头品顶戴、兵部侍郎、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广西广东巡抚马丕瑶的故居,乔家、康百万都是属于商人,商人有钱盖房子不奇怪,马丕瑶是个官员,但他的庄园要比乔家大院大三倍,这么大的庄园,主人莫非是个贪官?”
知情者说
自身俸禄和家底儿足够盖这么多房
安阳县文化局原局长邓叶君认为,说马丕瑶是贪官,那真是“误会了”。
邓叶君现在已经退休,他从1993年开始担任安阳县文化局局长,全程参与了马氏庄园的开发工程。
邓叶君认为,之所以有这样的误会,跟大家不清楚马氏庄园主人的实际收入有关,按照清朝官员级别的待遇规定,从七品官算起,每年朝廷除了有正常的俸禄、各种补贴,还给一定的“养廉银”,七品官每年2000两白银,一品官每年的“养廉银”能够达到15000两白银。马丕瑶是正二品官,但皇上封他为头品顶戴,是一品官的待遇,他的“养廉银”每年也应该有15000两白银,而按照当时的物价水平,修建一座四合院的成本也只不过是60两白银,马氏庄园共由数十座四合院组成,这点钱并不算什么。
导游告诉记者,即使没有“养廉银”,马家仍然能够盖起这么大的庄园,马丕瑶的大儿子马吉森是安阳一个实业家,他曾创办了安阳广益纱厂,即现在的豫北纱厂前身,还开办了煤矿,成立了安阳矿业总公司,并任安阳商会会长;他的二儿子马吉樟是进士出身,得到了朝廷的器重,辛亥革命后还担任北洋政府总统府秘书的职务,薪水自然不算太低;他的三儿子马吉梅在家经营上千亩耕地,每年也有固定的收获,“盖这么大房子是足够了,马氏庄园的崛起也在情理之中。”
还原历史
马丕瑶是“百官楷模” 百姓呼他“马青天”
参观马氏庄园,胡先生说,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侯门深似海,而是各房门侧的对联,多由主人自己撰写,能够感觉到主人“浓厚的耕读气息”。
真实的马丕瑶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