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说大话叫“吹牛皮”?
吹牛或者吹牛皮,是在中国流行很广的一句俗话,一般情况下用来指称那些既没有什么知识,又没有什么实际能力只会靠说大话、空话骗取他人好感的人或行为。
那么为什么把那些说大话和空话的人和事叫作“吹牛”而不叫“吹马”、“吹虎”、“吹大象”呢?老虎和大象吹起来不是更难吗?事情原来是这样的,这句俗语与黄河有很大关系。古时候,黄河上游一带水深流急,人们渡河十分困难而且危险。用竹筏和木筏渡河,因其用料的质地的关系,抗冲击和撞击能力不理想,不能确保安全。为了能够安全渡河,一些聪明的人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用牛皮缝制充气皮筏。这种筏子不仅体轻、灵活而且因为牛皮质地坚韧,耐磨耐冲击,实在是渡河的最佳工具。
但是牛皮筏子需要充气,而那时又没有打气筒之类的工具,全靠人工用嘴吹气。由于牛皮厚而坚韧,一般人难以胜任这一工作,因此吹牛皮筏子成了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志。谁要说自己有本事,人们就会要他到沙滩上“去吹牛皮筏子看看”。于是“吹牛皮”就成了人们的口头语。久而久之,人们把它引申开来,称那些说大话和空话的行为作“吹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