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一挂近200米高的悬崖绝壁,将回龙村分隔成崖上和崖下两大居住区。由于没有一条大路,到了九十年代,崖上380口人还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一直走着,象上天一样的老爷天梯,有的人一辈子也没有下过山。古碑记载,明朝有工部尚书廪延和吏部尚书李戴,清朝有仁人志士郭金和郎永和等,都在为民造福、凿石修路。然而,他们只是修复了一条二尺来宽的老爷天梯。尽管有了一条必径之路,但给后人造成的悲剧却时常上演,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来,回龙村就有18条生命丧生于老爷天梯。
93年上任的回龙村党支部书记张荣锁,于97年冬天发出了向大山挑战的口号,浩浩荡荡的筑路大军在深山峡谷中一住就是三年多,特别是在开凿1000米长的“S”型隧道时,张荣锁将生命置之度外,几十次上下悬崖测量洞的方位。因为这条隧洞是在一道天墙一般的绝壁上蜿蜒而上,难度之大,在公路建筑史上实属罕见,特别在乡村道路史上,专家堪称人间奇迹。98年9月9日,张荣锁把大绳拴在腰间下到悬崖上放响了千米隧洞的第一炮,从此以后,他简直就把自己的身体交给了修路工地。到了资金最困难的2000年,他毅然将自己的百万家产奉献集体,终于在2001年1月10日将8公里长的盘山公路和1000米长的“S”型隧道修通。
这条投工15万个、动用土石30万立方、耗资650万元的路,上级领导和各界人士高度评价这是一条党建路:说它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说它是一条团结路:有力地证明了团结就是力量的真理;说它是一条致富路:作为豫晋第二条通道,给山里村民脱贫致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说它是一条旅游路:为回龙村发展经济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特别对全面开发回龙景区有着不可估量的长远意义。2001年11月7日,济南军区张文台政委到此写下“战天斗地打先峰,造福子孙称楷模”的状丽诗篇。因此,专家人士将此路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文人墨客又将此路称为“无字碑、通天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