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众版首页 >> 旅游新闻 >> 正文
2010“十一”黄金周许昌市旅游再创新高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10-10-8 来源: 点击次数:
    2010年国庆长假天公作美,秋高气爽,阳光明媚,适宜出游。市旅游局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指导各级旅游部门、旅游企业精心包装旅游产品,举办特色旅游活动,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强化旅游宣传推介,吸引了大批游客来许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全市旅游接待人数和旅游总收入均创历年“十一”黄金周新高。节日期间,全市共接待游客242万人次,同比增长20.6%,旅游总收入3.68亿元,同比增长18.3%。今年“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花博盛会  助推生态旅游
     第十届花博会在“十一”前即激情“亮剑”。作为全市大型节庆活动,今年花博会“十年磨一剑”,实现了质的飞跃。一是许昌成为“中国花木之都”。第十届花博会开幕式当天,许昌被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花木之都”,借助这块品牌,许昌的美誉度和知名度会进一步得到提高;二是花博园全面提升。为响应省市领导关于打造“永不落幕的花博会”号召,年初起就骋请国内一流旅游策划专家对花博园进行改造提升,进一步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功能完善,增添了鲜花组摆、景观建筑、趣味小品,极大的丰富了游览内容;三是景观大道美观畅达。花博会举办前,311国道许昌至鄢陵段进行了拓宽和美化亮化,并开通了城际公交,形成了交通顺畅、风景怡人的景观大道;四是品牌效应显现。花博会连续举办了十届,美名远扬,“十一”期间,众多省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游花博园、泡花都温泉、品三国文化,对全市旅游起到了很好的带动作用。五是生态旅游火爆。花博会期间,无论是主会场花博园,还是市区游园、主干道,到处是鲜花组摆,绿树环匝,令人留连忘返。花博园内游人如织,10月2日当天接待游客近7万人。花都温泉度假区刚进入回暖期,便迎来了客流高峰,甚至出现“井喷”效应,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人数、营业额分别增加了20%和30%,10月3日当天营业额近30万元,形势喜人。面积达10万亩的花木科技示范园区游客川流不息,乡土味浓郁的花溪生态园、黄果树农家院等就餐点更是一桌难求。花博会独特的品牌效应,成为生态旅游的新“引擎”,并带动全市旅游经济的发展。
      二、动感三国  彰显魏都古韵
    “历史活起来,文化动起来”,是今年“十一”黄金周三国文化游的最大亮点。我市三国文化底蕴深厚,特色鲜明,为有效发挥资源优势,把隐性的三国文化资源显性化,让游客可视、可听、可悟、可触摸,实现旅游与文化的有机结合,“十一”黄金周前,市旅游局深入各主要三国文化旅游景区,深挖景区文化,策划特色活动,让古都许昌重温历史。曹丞相府景区、春秋楼景区、灞陵桥景区均结合各自特色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汉魏宫廷迎宾仪式》,古乐悠悠,舞姿翩翩,如梦似幻,曹操率文臣武将迎接各方游客;互动古装剧表演《招贤纳士》、《相府选婿》,在悦耳动听的古典音乐伴奏下,让游客真正走进三国历史,与古人约会,体验三国,触摸历史;情景剧表演《灞陵相送》,通过淋漓尽致的再现关羽辞别曹操,护嫂寻兄的义举,让三国文化“忠义”精髓深深的感染游客。由于各项文化活动历史味浓郁,有很强的观赏性、参与性、娱乐性,深受游客们喜爱,大家踊跃参与互动活动,景区内游客来往穿梭,呈现出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与往年单纯的游览讲解形成鲜明的对比,各景区均实现了接待、收入双丰收的可喜局面。
     三、传统民俗  仍受游客青睐
     禹州森林植物园邀请戏曲名家表演团队,每天轮翻上演戏曲剧目,让戏曲爱好者们过足了瘾,也成为景区吸引游客的最大卖点,“十一”七天每天接待人数均过万;花博园景区的文化互动广场,吸引着各方游客上台自发表演,或唱、或跳、或武,游客们各显神通,为节日的景区增添了许多乐趣和看点;曹丞相府景区的川剧《变脸》、绝技《喷火》、五禽戏表演,引来许多游客驻足围观,啧啧惊叹。抛绣球、射箭、舞大刀等活动让游客们体验到了参与性的快乐。春秋楼景区以“十一”为契机,与学校联手,举办许昌市第三高级中学师生优秀美术作品展和校园文艺演出活动,增加景区看点,丰富游览内容,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0月4日当天接待游客5000多人。
    四、自驾车游  抢滩主流市场
    随着老百姓私家车的不断增加,再加上我市区位优越,交通便利,自驾车旅游发展迅速。往年我市黄金周游客组成主要是本地市民,但今年“十一”黄金周自助游、自驾游明显增多。花博园、禹州森林植物园、花都温泉度假区等均停满了自驾车辆,各景区停车场不断出现车位紧张的状况。其中灞陵桥景区接待的自驾车游客占总接待量的60%以上。自驾车主要来自郑州、漯河、平顶山、开封、洛阳等省内周边地市,也有山东、河北、广东等省外的车辆,游客组成多是家人或朋友间的组合,人数在3到15人之间。这说明经过近几年旅游宣传的强化和渗透,以郑州为主的周边城市已经成为我市的主要客源市场。
     五、政企联手  推动旅游营销
     为预热“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市旅游局进行了多渠道、多层面的宣传营销活动。一是举行了许昌生态文化游启动仪式。8月上旬,借助第十届花博会新闻发布会平台,在郑州举办了许昌生态文化游启动仪式,通过上百家媒体向全国各地发布我市主要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信息;二是在主流媒体投放广告。主要在中国旅游报、河南日报、大河报、本市及周边地市主流媒体刊登广告,发布景区精彩的活动及优惠措施,吸引业界人士及周边主要客源地对许昌旅游的关注;三是开展区域互动旅游。为促进城市区域间的旅游互动,许昌、安阳、南阳、亳州、襄樊等7个地市联合发行了“三国旅游线路城市联盟惠民旅游卡”,以景区门票五折优惠,吸引城市间游客加强互动;四是邀请旅行商踩线。借助花博会举办,邀请了以郑州为主的主要客源地旅行商近50家、我市旅行商40多家对许昌生态文化旅游线路进行踩线,提前告知景区各项旅游活动和优惠措施,吸引组团游客。五是指导各景区开展营销活动。为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就近就地旅游,市旅游局还指导各景区进行形式多样的本地游宣传。曹丞相府景区在中秋节期间采取古装巡游进行沿街宣传,巡游队伍由身着古装的曹操及文臣、武将、宫女、古车、战马组成,通过在市区主要道路进行巡游,吸引广大市民的眼球,途中广泛发放景区活动宣传页、代金券等。花都温泉度假区采取购票抽奖、61周岁老人免票、客房打折等促销形式,并在周边地市投放广告发布景区优惠活动信息。禹州森林植物园、大鸿寨景区通过发放免景区门票的“绿卡”、赠送门票等形式,拉动客源市场。通过政企联手,上下联动,动静结合的宣传营销手段,有效的促进了本地游和周边游的开展,并挖掘了远程客源市场。
    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秩序良好,无有效旅游投诉,无旅游安全事故,圆满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目标。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周燕)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