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五一”小长假,晴好的天气为游客创造了绝佳的出行环境,优质的服务为游客创造了良好的游览环境。节日期间,济源市旅游经济运行态势良好,共接待游客35.23万人,同比增长20.69%;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亿元,同比增长24.5%。该市无一起重大安全事故,无一例重大旅游投诉,实现了“安全、质量、秩序、效益”四统一。
一、旅游市场主要特点
(一)惠民政策拉动本地消费、务实营销引爆周边市场、活动带动催长“眼球经济”
本次小长假,该市各景区出现了持续火爆的场面,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综合收入均创历史新高。从游客构成上看,济源市民、省内周边和省外长线游客分别占40%、40%和20%。
自2008年以来,该市先后推出了“济源人游济源”景区门票十元优惠和持旅游年票全年无限次畅游景区的政策,大大激发了济源市民的出游热情,深度挖掘了本地人的消费潜力,加之假期较短长线游受限,本地游客成为景区节日期间的主流之一。
今年以来,按照“务实营销”的理念,立足省内周边市场,在河南卫视、大河报、郑州奥斯卡影城和郑州公交车上分别投放了开窗形象广告、软文广告、贴片广告和车体形象广告,并和中原十一市联合发行了“中原惠民旅游卡”,达到了降低宣传成本、减少宣传环节、提高营销成效的目的。从统计数据和车辆牌照反馈的信息来看,节日期间省内市场游客人数剧增,其中郑州、焦作、洛阳、新乡、安阳游客居多,周边以山西、陕西、山东、河北等地游客居多。
三月份以来,该市先后举办了五龙口庙会、黄河三峡庙会、王屋山桃花节、黄河三峡桃花节、济源市首届风筝文化艺术节、王屋山国际旅游登山节等活动。节事活动的带动效应在本次“五一”假期得到充分体现。王屋山、五龙口等景区的直接经济收入增幅均在30%以上。央视一套五月一日在《新闻联播》中以简讯形式对节日期间五龙口景区人猴同乐的场景进行了报道。
(二)团队游客增幅明显、省外游客辐射更广、自驾车游仍据主流
“五一”期间,全市接待旅游团队数量和团队游客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幅度超过40%,以30人左右的中小型团队为主,旅游团队主要来自省内郑州、安阳、许昌和山西晋城、山西长治、陕西西安等地,山西和陕西的团队游客增幅最为明显。
从省外游客来看,除了山西、陕西、河北、山东等老客源地市场得到巩固以外,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海南、甘肃等地的远程游客也有所增加。
从游客接待情况来看,我市各景区自驾车游客均占到游客总量的70%左右,占据了绝对主流。自驾车游客不仅覆盖了省内郑州、洛阳、焦作、新乡和周边的晋城、阳城、邯郸、菏泽等地,而且延伸到北京、太原、长治、石家庄、武汉等中远程客源地。自驾车旅游多选择一家或多家结伴出行的方式,灵活选择线路,消费更趋自由、理性。
(三)传统景区持续升温、民营景区势头强劲、乡村旅游成为新宠
节日期间,该市王屋山、五龙口、小浪底等景区在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小型定向越野赛、猕猴表演、水上游乐等参与性项目。老景区推陈出新迸发出生机活力,王屋山景区索道前排起长龙,五龙口景区创下了日接待量超万人的纪录,小浪底景区为缓解压力采取了游客分流、分批限制过桥等办法,九里沟景区班车由原来的20分钟一次改为8分钟一次。
黄河三峡、小沟背等民营景区发展势头强劲。从5月1日到3日,黄河三峡景区停车场天天爆满,还出现了游客无处停车的场面。为适应游客需求,节日期间,公交公司改平时的定时发车为不定时发车,仅小沟背景区每天就增加了15台车近20个班次。
“五一”期间,黄河沿线、漭河口、沁河滩、南山、玉阳山、马村梨园等地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和周边地区游者前往,休闲垂钓、野外烧烤、登山健身、田园郊游,成为不少市民节日休闲的首选。各农家旅店门庭若市,应接不暇,前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的游客沐浴在天然大氧吧中,尽情享受回归大自然的无穷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