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路被堵,行人不断在车流中穿行
核心提示
9月中旬,郑州警方邀请国内有关专家座谈解决郑州交通问题,有专家提出可用“经济杠杆”调节市区车流量。其中,外来车辆收取“入城费”成为公众热议焦点。其实,在“入城费”热议的背后,是郑州市不堪拥堵负荷的城市交通现状。一名网友如此形容:“堵塞情况日益严重,无论公交车还是私家车,在上下班高峰期或节假日都被潮水般的车流和人流吞没在路中间,如蜗牛一般行动迟缓。”外来车辆“入城费”是否实施,交警内部是否有罚款任务,禁摩后电动车是否会受限,到底是谁堵塞了郑州的交通,当前有无最为可行的破解办法……昨日,郑州市交警支队支队长常志军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一、外来车辆入城费是否实施
郑州晚报:9月中旬,交警部门举办的座谈会上,有人提出利用“经济杠杆”缓解交通压力的讨论。一个案例,英国伦敦,为了缓解交通拥堵,自2002年2月起实行交通拥堵收费制,在周一至周五凡驾车经过伦敦市中心必须缴纳每天5英镑的费用。结果,收费地区交通拥堵的程度减轻了30%。向外地车辆征收“入城费”的提法,引起网友关注和热议,部分人表示“收钱令人不满”,您对此类入城费或拥挤费怎么看?
常志军:“经济杠杆”是种被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科学方法,我曾经在新加坡亲历过每过一条交通繁忙的主干道就付费一次的事。一些地方实施它,证明其是科学有效的方法,但在郑州目前只是讨论,部分群众认为“收钱”不是好事,我希望媒体也不要再炒作。
二、交警内部是否有罚款任务
郑州晚报:有市民疑问,交警内部是否下达有罚款任务?在一些特定的时间段,总是看到交警扎堆拦车罚款,直接导致交通堵塞。
常志军:罚款不是目的,只是治理交通的手段,如果不违章的话,民警如何能去罚款?如果我们都不管也不罚,时间长了,很多人就会认为警察默许违法行为。比如最近关于行人违章的罚款监管不严格了,违章的马上就多了。
郑州晚报:最近,有不少市民反映,郑州的一些电子眼在设置上存在一定瑕疵,例如有些藏在树叶中,很难让人注意到。大家反映最为强烈的是金水路自东向西行驶至经七路口将上立交桥时,有一个压线电子眼一直都在拍,让不少司机行驶至此都很害怕,从而人为造成交通堵塞。
常志军:电子眼是专门纠察违章的,如果不违章,就不应该害怕。部分路段在安置电子眼后,事故率明显下降。
三、郑州堵车状况是否很严重
郑州晚报:不知常支队在郑有没有打过出租车,是否亲历过交通堵塞?
常志军:我不仅打过出租车,还亲自开过出租车。曾经和出租车司机互换身份,让他们来当交警,我们做司机,感受彼此的工作。郑州的路况基本可以,但在某些高峰时段,确实存在拥堵现象。
郑州晚报: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郑州,交通堵塞”,可找到相关网页约96100篇。在今年年初,曾经有学者在郑州街头对242位市民做了随机问卷调查,29%的受访者认为市区交通太拥挤,46.1%的受访者感觉较拥挤,只有不到7%的受访者认为不太拥挤。您对这组数字怎么看?
常志军:郑州堵车问题是种“潮汐现象”,比如早晨,涌现金水路往东的潮流,车辆几乎都涌向东区。而节假日,又集中在二七广场附近等商业区。我想他们说的应该是对一些时段的感觉。在上下班以及节假日高峰期,某些路段堵车比较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