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游之家 >> 考试无忧 >> 正文
09年导游考试:导游基础(导游历史知识)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4-15 来源:河南旅游资讯网 点击次数:

1、我国原始社会起自距今170万年元谋人,迄(qi)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

2、根据体质发展,我国境内的原始人群经历了直立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个发展阶段。

3、距今约五六千年,中国进入了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其代表在长江流域为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在黄河流域为陕西西安半坡文化和河南仰韶文化。

4、“三皇”“五帝”解释。

5、我国奴隶社会始自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至春秋时期结束,共经过1500~1600年。
商周时期,是我国最早的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时期。
我国封建社会从战国时期起始,止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长达2300多年之久。
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

6、历史上将在黄河流域称霸的齐桓(huan)公、宋襄(xiang)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称为“春秋五霸”

7、“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8、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9、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定都长安(今西安),史称西汉。

10、“五代十国”从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黄河流域先后建立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个朝代,历史上称为“五代”。同时山西和南方还先后出现了北汉和前蜀(shu)、吴、闽(min)、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等10个割据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国”。

11、公元1421年,是成祖朱棣为加强北方军事力量,迁都北京,称应天为南京。

12、奴隶社会中最高治者可称“王”、“天子”。“王”的称谓源自于原始社会。夏、商、周的最高统治者都称为“王”。周王氏衰微后,诸侯国的君主也有称“王”的。汉代开始,分封的诸侯称“王”,也有封爵称“王”的。

13、秦王赢政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和“帝”连起来称“皇帝”。封建社会中历代君主所采用。

14、公主为帝王女儿的封号,长公主为帝王的姊妹,大长公主为帝王的姑母,皇帝的女婿即称附马。古代后妃包括太皇太后(皇帝祖母)、皇太后(皇帝母亲)皇后(皇帝正妻)以及众多妃嫔(皇帝姬妾)。

15、谥(shi)号是古代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按照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谥号始于西周,谥号用字固定,大致分为三类,属表扬的有文、武、景、烈、昭、穆、英、成、康等;属贬义的有炀(yang)、厉、灵、幽等;属同情的有哀、怀、愍(min)、悼等。

16、帝王死后,其继承者立庙奉祀,追尊为“某祖”、“某宗”的名号即为庙号,如唐太宗、明成祖等。“帝”字从汉代与谥号结合后,也成为庙号,如“汉文帝”、“晋武帝”等。

17、尊号也称徽号,始于唐朝武后中宗之世,是对帝后生前或死后奉上的尊崇颂扬性称号。

18、年号帝王即位后为纪年而设置的称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年号是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设置的“建元”(公元前140年)。新君即位,于次年改用新年号,叫“改元”。

19、帝王陵寝的名号,始于西汉。

20、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you)、戌、亥
A公元纪年转天干地支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4   5    6  7   8    9   0   1   2   3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
B天干地支纪年转公元纪年: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   2   3   4   5   6   7   8   9   10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的本来意义为庄稼收获一次,以地球绕太阳公转运行一周为一年,古人测365.25日为一太阳年。干支纪年,以六十甲子表示年历,60年后同吉而复始。我国古代历史上通常使用的纪年方法有:干支纪年、十二生消纪年、帝号纪年、年号纪年。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张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