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游之家 >> 考试无忧 >> 正文
导游基础知识精华汇总㈠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12-30 来源: 点击次数:

  彝族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和广西。四川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彝族人主食为玉米、荞麦、大、小麦等,男子打扮有“天菩萨”和“英雄结”,男女爱披羊毛披毡“擦尔瓦”。喜欢吃“坨坨肉”饮“转转酒”。彝族最主要的是过火把节。 
  白话大多聚居在云南大理白话自治州。白族人民大多信仰佛教,有少数人信仰道教。房屋称“走马转角楼”,主食有稻米和小麦,喜食酸辣味,有“砂锅弓鱼”。节日主要有春节、三月街等。禁忌:亡灵不能出门,火把节岳父家不能接女婿来家中过节。 
  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和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信仰小乘佛教,有孔雀舞和“赞哈”;干栏式建筑,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 
  纳西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和滇川间的泸沽湖畔。纳西族人民创造了象形表意文字“东巴文”和音节文字“哥巴文”,东巴文是目前世界上惟一保留完整的象形文字,被称作“活着的象形文字”。纳西族信仰东巴教,部分纳西人信仰喇嘛教,极少数信仰道教、基督教。房屋采用“三房一照壁”的形式,以玉米、大米和小麦为主食,有琵琶肉和千层饼,“三叠水”是招待贵宾的方式。节日主要有三朵节。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大部分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南部的花山原始崖壁画是壮族古代文化艺术精华。素有“铜鼓之乡”的誉称。喜食糯米,节日有歌圩节。楼居是干栏式木楼。 
  土家族,聚居在湖南、湖北、四川、贵州四省市交界之地,主要在湖南省湘西土家苗族自治州和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自治州。“西兰卡普”是土家族著名的传统工艺品,又称“土家织锦”土家锦和摆手舞并称为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多住干栏式木屋。喜食糯米 
  粑粑、火炕腊肉、糖馓和油茶汤;喜饮酒。节日有赶年。禁食狗肉。 
  黎族,主要分布在琼中、白沙、三亚、通什、乐东等自治县。信仰以祖先崇拜为主,其次为自然崇拜。住房属于干栏工建筑。竹筒烧饭是黎族日常生活中独特的野饮方法。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俗称“儋耳”,妇女有纹面纹身的习俗,称做“雕题”。黎族儿女成年后住在屋外的寮房里,俗称放寮。 
  地貌可分为高原、平原、盆地、山地和丘陵五种形态,又称常态地貌。 
  山地往往是旅游资源最集中和典型的地方,因而也是最有旅游价值的自然旅游景观。世界上大多数的极高山和高山都分布在我国的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区,是登山探险和科学考察的旅游胜地。绝大部分属于中山和低山。 
  地貌可以分为岩溶地貌、花岗岩地貌、丹霞地貌、火山岩地貌和海岸地貌等几种。 
  著名的岩溶地貌风景区有广西桂林山水、云南路南石林、四川兴文石林洞乡和广东肇庆的七星岩等。 
  花岗岩地貌分布广泛,以黄山、华山、泰山最为著名。还有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浙江天台山、河北盘山,厦门鼓浪屿万石山、浙江普陀山、海南岛天涯海角。 
  丹霞地貌:广东仁化丹霞山;以后又发现湖南武陵源、广东坪台金鸡岭、福建武夷山、承德棒槌山与双塔山。 
  火山岩地貌:五大连池、长白山、大同等火山岩地貌最为著名 。 
  海岸地貌:海岸堆积又包括砂砾质海岸地貌、淤泥质海岸地貌和生物海岸地貌等,其中砂砾质海岸最适于开发海滨浴场。 
  张家界地貌:是指由侏罗纪以前的厚层石英砂岩与薄层砂页岩组成的一系柱峰,湖南省张家界是有名的张家界地貌类型。 
  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以宜昌和湖口为上、中、下游分界,有长江第一变的虎跳峡。长江上最为有名的旅游路线为三峡旅游路线和三国旅游路线。 
  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注入渤海。黄河龙门——壶口瀑布是我国三大瀑布之一。 
  湖泊可分为构造湖,由地壳运动产生断裂凹陷形成,如滇池、火口湖、冰川湖和堰塞湖。五大淡水糊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和巢湖。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 
  杭州西湖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共2页  1 2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张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