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宗教产生于史前社会后期。
2、佛教是当今世界上最古老的、有完善理论体系和组织机构的宗教。佛教的产生,标志着宗教进入成熟时期。
3、中国四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4、我国宗教信仰的两个明显特点:A是对多种宗教采取兼收并容的态度,外来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被部分汉人接受。B是任何外来宗教都必须地方化、民族化,才能立脚、生存和发展。
5、固族、维吾尔族、东乡族、保安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西藏、青海、内蒙、四川、甘肃等地的藏、蒙古族、裕固族,全民信仰藏传佛教。
6、佛教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译传、创造和融合三个阶段。创造阶段号称中国佛教的鼎盛时期。
7、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在洛阳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寺院白马寺。
8汉传佛教的主要宗派中,对中国文化思想和知识分子影响最大的是禅宗,在民间拥有众多信众的是净土宗。
9、中国禅宗推南天竺菩提达摩为初祖。
10、净土宗,又叫念佛宗。明清以来,“禅净双修”成为佛教的主流,无论是什么宗派的寺院,几乎都有念经堂,禅宗和净土宗的界限已十分模糊。
11、佛教把“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 寂静”。作为印证佛教、衡量判断佛教真伪的三个准绳,称之为三法印。
12“无常”即世上和宇宙间万事万物处在无休止的变迁之中,“无我”即因为“无常”,所以形成万物的“风”、“火”、“水”、“土”不可能凝成一成不变的实体,即佛教所说“四大皆空”。
13、四圣谛,“谛”即真理,四圣谛指苦、集、灭、道四个神圣真理。苦、集二谛说明人生的本质及其形成的原因;灭、道二谛指明人生解脱的归宿和解脱之路。
14、十二因缘“因”即原因,“缘”即条件。佛教认为一切事物的产生都有原因,都需要条件。生命是连续的,过去世生命是现在世生命的原因,现在世生命是过支世生命的结果,又是未来世生命之因,又引起未来世生命之果。生命三世流迁,体现在十二个递进的因果关系中。
15、一尊佛即释迦牟尼像,分坐、立、卧三种姿势。左右两侧常立迦叶和阿难两位弟子像,或文殊和普贤两位菩萨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