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IMG中外嘉宾在主席台上 |
2008欧中合作论坛今天在日内瓦联合国WMO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主要是探讨,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旅游如何携手发展,走出困境。由国际旅游联合会举行“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景区”“最具历史文化价值的中国古镇”授牌仪式等重大议程。本次论坛由中瑞经济促进会会长孙双西先生主持。
来自欧洲、中国旅游政府主管部门高级官员、中国著名景区高管、知名学者、旅游企业、酒店高层管理等近百旅游业精英,聚首日内瓦。
2008年是特殊的一年,尤其是到了下半年,当世界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举办如此一个盛大的东西方旅游专业交流盛会,无疑引起了业界内外的广泛关注。正如世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埃里克 杜吕克在《国际旅游业面临金融危机的挑战》这次金融危机,对旅游业的影响,已有一定的反映。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全球业界人士都平静地面对这一切。尤其是中国,这个近些年在旅游业有着飞速发展的国家,旅游业的管理者并没有失去信心。”
国际旅游联合会主席埃里克 杜吕克
“我们要发展负责任的旅游”
就当前席卷全球的世界金融风暴对于世界旅游业的影响和对策发表了主题演讲。在11月26日于瑞士日内瓦召开的2008年欧中合作论坛上,
杜吕克先生首先对旅游业的前景表达了适当的乐观,他谈到,在很多国家,旅游已经成为最代表国力的部门之一。从现在到2020年时,国际游客人数达到16亿。相关消费要达到2万亿欧元。这些数字涉及到每年增长4。1%和6。7%,这比经济增长更快。这使我们看到,旅游业不仅是具有潜力的行业,还是这个巨大产业的开始。尽管08年是非常艰难的一年,各种增长数字都在回落,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国际旅游业的收入达到6250亿欧。
这几个月的金融危机,由美国房地产这个最危险的部门造成的困难引起的,无疑也对世界旅游业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我们经历了很好的时期,但在现在这个情形下,要尽量避免销售的下降。我们可以看到,今年夏季,很多旅馆都做出了优惠,都是为了避免这种衰退。
对此,杜吕克先生进一步谈到了他对旅游业发展的看法。最近几年的经验表明,积极的开展文化旅游可以被看做未来旅游业健康发展的良好出路。尽管现在的经济难题很棘手,但是这不应该使我们忘记其他一些大的挑战,例如减少贫困、气候变暖以及各类环境保护的问题。
作为旅游业如何做出真正健康的,负责任的反映呢?
持续的旅游应该尽可能的为经济、社会、文化做出贡献。但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只有真正合适的战略,才能保持持续发展。
杜吕克先生认为,这种发展应该基于企业的创新精神。为我们的后代实现维护自然资源和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旅游是很好的渠道。它不仅在文化旅游部门之间建立桥梁——尽管游客的希望有所不同,有时很难满足必要的需求——但这不应该成为我们进行文化旅游——这种更“负责任”旅游的障碍。
而各国的旅游部门、企业及旅游者对此有更好的理解,更好的管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改变旅游危机的前景,除了经济发展的本身意外,更深层次的应该是一种——负责仁的旅游。
今年并不是很容易,当然遇到的困难也不是不可克服的,我们也可以看到,整个欧洲政府采取了各种反映。另外,欧共体人均寿命的增长和购买力的增加都对亚洲旅游非常有益。未来5年,中产阶级增加1倍,这都能临时增加购买力,恢复经济。
中国常驻世贸组织代表团公使街参赞黄任刚亦
金融危机背景下:全球看好中国旅游
从世界贸易组织角度来说,我们与旅游业的关系在于,制定各中规则,促进这一产业。加入WTO以后,中国的旅游业发展非常快。世界各国都看好中国旅游市场。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中国宣布中国为他们的旅游目的地。包括现在在世界金融危机的情形下,我们也可以看到,旅游这个部门还是有进一步发展机遇的。危机应对得当,可以转化为机遇。例如在经济很旺盛的时候,有些地方很贵,但现在有些国家,有些线路变得相对便宜,经济上可行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次会议开得非常及时,在现在世界经济背景下,怎么能找到机遇,并把机遇用好。
中国有句话叫,百闻不如一见。为什么现在网络很发达,但通过间接的方式旅游目前还是不能和真正的旅游相比。
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想去没去过的地方”的兴趣只能有增无减。这对在任何地方开展旅游和开展旅游合作,都是根本的前提。
下个月瑞士加入申根,这对瑞士的旅游促进显然是非常大的。对更多中国游客来瑞士提供更多好的条件。任刚亦公使认为: “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都把中国宣布为他们的旅游目的地。包括在当下的世界金融危机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旅游还是有进一步发展机遇的。危机只要应对得当,完全可以转化为机遇。”公使参赞认为,这次全球金融风暴既是危机,更是机遇,是一次发展的机会,在危机面前,中国是不会停滞前进的脚步的,经济继续增长,旅游业继续发展。政府的宏观调控、拉动内需让全球看好中国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