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下旬以来,中国北方降水量明显偏少,旱情持续发展,加上入冬以来几次强降温天气过程造成旱冻交加,对冬小麦安全越冬正常发育造成严重影响。气象专家4日表示,这次持续大范围的干旱呈现出几个特点:
一是秋冬连旱。冬小麦播种出苗以来,华北、黄淮、西北、江淮等地已经3个多月未见有效降水,较常年同期减少7-9成,部分地区降水偏少已接近或突破历史极值,北方麦区遭遇了多年罕见的秋冬连旱。目前,华北、黄淮、江淮、江汉等地普遍达到中到重度干旱,部分地区达到特重程度。
二是受旱面积大。据农业部农情调度,截至2月2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甘肃、陕西等主产省小麦受旱1.41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320多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2亿亩和5240万亩。
三是受旱程度重。据主产省农业部门调查,由于长时间无有效降雨,加之大风天气较多,土壤失墒严重,北方麦区大面积出现3-10厘米干土层,旱情仍在持续发展。
四是旱冻叠加。在旱情持续发展的同时,去年12月初以来,冷空气活动频繁,出现多次大范围降温过程,尤其是1月20日-25日,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到寒潮袭击,降温幅度达8℃-12℃,局部地区达17℃-20℃,加剧了旱情影响。
五是可能出现冬春连旱。据中央气象台预测,2月份华北、黄淮大部、江南东南部降水将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华北中南部、黄淮大部旱情还将进一步发展,一些地区将出现冬春连旱。
七小麦主产省旱情及应对进展一览
河南
自去年10月24日以来,河南全省连续104天无有效降雨,小麦受旱面积达4150多万亩,50万亩麦苗枯死。
截至目前,河南共投入抗旱资金5.55亿元,日最高投入抗旱人力142万人,累计浇灌面积4965万亩次。农业、水利、农机、气象、电力等系统共派出5000多支技术小分队,帮助群众抗旱浇麦。 该省2日提出,力争在未来10天把全省7000多万亩小麦再浇灌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