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导游之家 >> 导游乐苦 >> 正文
导游讲解的姿态艺术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9-5-4 来源:网络来源 点击次数:
    导游讲解的态势艺术
  
    导游讲解并不是单靠动口就可以圆满完成的,必须用态势语言来辅助导游讲解,如果把站姿、眼神、手势、表情等处理得恰到好处,就会增加讲解的效果和魅力。凡是不注意游客视觉反应,完全凭自己的口才来进行导游讲解,是不会成功的。讲解时的态势语言艺术有站姿、目光、表情、手势等。
  
    1.站姿
 
    站姿能显示导游员的风度。一般说来,导游人员讲解时,身体要挺胸立腰,端正庄重。所谓“ 站如松,坐如钟” 就是这个姿态。导游人员若在车内讲解,必须站立,面对客人,肩膀可适当倚靠车厢壁,也可用一只手扶着椅背或扶手栏杆。在实地导游时,一般不要边走边讲。在讲解时,应停止行走,面对客人,把全身重心平均放在脚上,上身要稳,要摆出一副安定的姿势。要注意的是,不可摇摇摆摆,焦躁不安,直立不动,或把手插在裤兜里,更不要有怪异的动作,如抽肩、缩胸、乱摇头、不停地摆手、舔嘴唇、掐胡子、摒鼻子、拧领带等等。
  
    2.目光
  
    导游讲解是导游员与游客之间的一种面对面的互动。这种面对面的互动,双方可以进行“视觉交往”。游客往往可以通过调动视觉器官一一眼睛,从导游员的一个微笑,一种眼神,一个手势中加强对讲解内容的理解。讲解时,运用目光的方法很多,介绍几种如下:
  
    一是目光的联结。这是加强导游员与游客关系的重要因素。凡是一直低头或望着毫不相干处,以及翻着眼睛只顾口若悬河的人,是无法与游客产生沟通的。但目光不能老是盯着一个人,更不要老是盯着一个人的眼睛,尤其是异性,否则会使人反感或使人不自在。
  
    二是目光的移动。导游人员在讲解某一景物时,首先要用目光把游客的目光引过去,然后再及时收回目光,继续投向游客。
发表评论: 】 
(作者: 责任编辑:马欣)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