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观众在河南博物院内观赏“华夏古乐甲辰年春节古乐专题赏听会”。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的精彩展出和活动,吸引了众多观众。聂冬晗 王文析 摄
今年是甲辰龙年,龙自然是公众关注的“主角”。春节期间,河南博物院策划了“寻迹中国龙”等4个互动主题,推出“博学龙漫游锦绣中原”红领巾讲述公益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广阔舞台。另外,还推出了“龘吉龘利龙舞中华”“笔走龙蛇书写新年”“国宝特工”“豫博小小调研员”等提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的青少年活动。
参加“寻迹中国龙”讲述的赵芮暄说,这段时间,通过河南博物院四神云气图壁画、商代玉龙等一件件“龙”文物,自己终于明白了龙为什么能够深植中国人心中,化作维系每个炎黄子孙血脉的精神纽带。他表示,真的很感谢河南博物院为红领巾讲解员搭建的平台,希望更多同学一起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弘扬者。
河南博物院社会教育部主任林晓平说,从今年1月份开始,河南博物院280多名红领巾讲解员经过学校考评、展厅考核、主题讲解、情景展演等多个环节的选拔,近40名优秀的红领巾讲解员脱颖而出,化身春节期间穿梭博物院的“博学龙”。
在“寻迹中国龙”“中国汉字探源”“中原古代建筑”“古代科技知多少”多个主题的文物讲述活动中,“博学龙”讲解员队伍结合河南博物院特色文物,采取“龙年舞+主题讲解+知识竞答”的方式,与2000多组青少年家庭在喜庆祥和的气氛中溯源文化、畅享新年俗。
“这样的公益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孩子真正沉浸其中且主动思考,大大开拓了历史知识视野。”参加活动的郑州市第八中学学生家长王女士说。
自2003年起,河南博物院依托展厅里的报告会、暑期国宝讲解小明星培训等活动,集中培育红领巾讲解员。其中,推出的“传统文化育苗工程”,以馆校深度共建的模式,通过“教育展览+文物讲述+校园文化节+探究实践”一体化方式进校园,就地化、规模化培育红领巾讲解员,锻造文物讲述青少年队伍。近年来,河南博物院还利用主题日、节假日、寒暑假等时间,开展中英文双语讲述,年均举办博物馆、校园、社区多场景文物讲述活动近70场,讲述时长超3600小时,受益观众达3.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