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中原地区是中国礼乐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商周礼乐文明从中原出发,并伴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向四域八方辐射,形成文化认同,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文化根源。
11月3日上午,“礼合中国——商周礼乐文明”展在河南博物院主展馆16展厅正式启幕。
本次展览由河南博物院主办,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西博物院、江西省博物馆、山东博物馆等26家联合协办。展览精选260余件套青铜器、玉器、陶器、原始瓷等文物精品,充分展示了商周时期礼制的创立、成熟以及自我革新的过程以及数千年中华礼乐文明史的起源与发展脉络。
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周耀霞在致辞中说,“礼以致中,乐以致和”,是中国人所讲求的“极高明而道中庸”的处世哲学的源头,这种德治观念被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继承发扬,成为几千年中国统治思想的核心,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架构和精神实质,其理念熔入国家制度并不断深化,锻铸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至今仍有着深刻的时代价值。
他表示,本次“礼合中国”展览,汇集了来自8省27家文博收藏机构的文物,为大众奉上一道文化盛宴,可谓是为中华礼制而共襄盛举。希望借助礼制器用的展示和礼制内涵的揭示,让大家体悟深藏在我们民族身体里的文化基因。
河南博物院党委书记万捷表示,近年来,河南博物院接连策划举办多类型、多主题展览,作为让“文物活起来”“讲好文物故事”的重中之重。
依托中原地区深厚的文化滋养,河南博物院院藏多元丰富,其中的商周时期青铜器、陶瓷器、玉器等礼乐相关的文物更是特色鲜明。与之相关的主题展览已先后在国内外举办10余次,为配合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一带一路”倡议、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国家战略做出应有贡献。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