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上,导游已告诉我们,下午走的是水路,确切说是条沟,叫“洞天河”。据说樊梨花当年曾在这条沟里的一个地方沐浴过,那个地方现在叫“梨花浴”。沟两旁是高高的山,山坡上全是茂密的各种各样的树,遮挡了夏季的烈日,沟里的水很清很凉,形状各异的大大小小的石头给人的感觉是纤尘不染的。有人忍不住脱了鞋子跳进水里逆水而行,孩子们更是跑在最前面。我拉了女儿,不停的寻找儿子,稍一转眼儿子便和几个小伙伴跑得没了踪影。导游也顾不上给我们讲景点了,慌慌忙忙的只顾着追孩子们,我们几个家长更是跟得紧。景色没记住几处,气喘吁吁的只忙着追孩子。不过幸好路还好走,一路顺着淙淙的流水往里行走,竟连汗都没出。“梨花浴”是一个稍深的池子,依旧是水清见底,一块大大的石头伫立在水中,上面有三个红色大字“梨花浴”。以水洗面,清凉透心。
我怀疑樊梨花当年是否真的在此沐浴过,现在是炎夏,水都这么凉,如果真下去洗澡的话,人会受不了的----这也许只是人们心中美丽的传说罢了。不过,人们心中对美丽传说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喜欢总是好的。路边隔一段有供游人休息的石凳,还有秋千及一些游乐设施。过“滴水崖”时,导游让我们踩着石礅过河,让“滴水崖”上滴下的水洒在身上,说避邪招福。过了用铁锁链穿起来的晃晃荡荡的木桥不远,迎面是高高的瀑布,瀑布旁是几乎直立的铁台阶。导游提醒我们,带孩子的最好不要上。我看看飞瀑,再看看陡立的阶梯,腿不由自主的打颤。欲喊孩子们别上的时候,已找不着儿子的身影----他已上到半空中了。女儿也跃跃欲试,于是硬着头皮上。铁台阶上溅了水,又湿又滑,虽然胆战心惊,但还是一步一步的上去了,上去后再往下看,其实并没有心中所想象的那样害怕。上面是一条更高更大的瀑布,瀑布下水花四溅,游人们都在拍照留念。下来时有滑道,坐滑道时那种飞一样的感觉让心也似乎飞了起来,孩子们更是大声欢呼高声尖叫。休息后原路返回,因为是已走过的路道,所以不再担心孩子,任他们一路前跑,估计他们比我们要早到家一个多小时。刚到家接到老公的电话,我告诉他当天的情形,他一再嘱咐我小心孩子们。对于老公的不能同行,是我这次出行唯一的遗撼。
住的是农家院,吃的是农家饭。晚饭后男人们去喝酒,我们几个则垒起了“长城”。导游说第二天要爬山,今天下午的水路只是给明天的爬山做铺垫,明天的路程是今天下午的两倍,且山高路险,走的是环形道,无回头路可走。说得我们都唏嘘不已,不敢久坐,怕第二天体力不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