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哲人说过这样的话:生命需要平静,需要卸去重妆之后穿过那空旷无人的剧场,让自己的心灵被时空悬置起来,接受平静中产生的思想和智慧的烛照。人在独处时往往能达到这种境界。
我想这种境界,恐怕就是古人讲究的“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豁达,是道家追求的“闲心对定水,清静两无尘”的神韵,是禅者体会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觉悟。
偶尔,一个老人持钵从天泉接水,钵小水少,清明透亮的泉水仿佛为所有的山水精华凝聚而致。老人步履轻盈,无语走过寂静的佛龛,令人陡然尘世俱忘。身边水上,山下岩头,隐隐传来深涧溪水悠扬的吟咏,真像一个“琴中藏剑,剑发琴音”的游侠,在弹奏着的一曲千古绝唱。“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泉声不辍,琴声已停,漫步下山,一个云雾悠悠、山水悠悠、闲鹤悠悠的天地早已和这能包容一切的雾,化为一片混沌,而一个孤独的觐见者,也随着橐橐的脚步声,化成了或雾珠,或清泉,或雀鸣,抑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