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众版首页 >> 旅游了·秀 >> 美文欣赏 >> 正文
洛阳龙门散记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2-11 来源:51766旅游社区|游人游记 点击次数:


      本是洞窟,却也称寺。其实,与一般庙宇没什么区别,都是佛徒僧侣礼佛和修行之所。奉先寺,即奉祀先祖之意。东西深约四十米,南北宽约三十六米。“大唐高宗天皇大帝之所建”,历时十五年,“皇后武氏助脂粉钱二万贯”。其造像布局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二天王、二力士及两位供养人。主佛卢舍那,为全窟佛像登峰造极之作,其头高便有四米,耳长一点九米,如果站在鼻子底下,看不出是佛像,简直象山,无法同时看到两只眼。按佛教说法,佛有三身:法身,佛本来之身;报身,经修习而获得“佛果”之身;应身,佛为“超度众生”而显现之身。卢舍那即为报身佛。我有一九七三年版的《龙门石窟》,从中看出,那时参观游览的人很少,奉先寺内不过七八人而已,绝没有现在的摩肩接踵,也没有护栏,可以看,可以随手抚摸。卢舍那佛像头部没人抚摸,够不着。大概风化所致,左脸竟有一道裂缝,险些劈裂下来,而且,满身斑驳与沧桑了。几时所修复?面容丰满秀丽,双目宁静含蓄,嘴角微露笑意。有人研究,认为卢舍那为武则天化身,并用明代画家所画武则天像对比,雅丽端庄,方额广颐,极其相象。有道理,人家赞助了,谁凭白无故捐赠两万贯钱?武则天是皇后,是皇帝,唯我独尊,卢舍那佛像于龙门石窟,自然也空前绝后,无可比拟了。这尊巨佛,当初应全身贴金,如像龛所记:“佛身通光”,某些部位曾发现残留的金片,便是明证。如此金碧辉煌,光彩照人,当年雕凿完后,不会仅有这般的崖棚,避雨不避风,是否有相应的屋舍般建筑?如现在佛头旁一排排竖孔,莫非是支架孔么?一种随意的直觉猜测。
       卢舍那两旁,弟子迦叶年迈而严谨持重,阿难年幼而睿敏虔诚;菩萨文殊、普贤头戴宝冠,身佩璎珞,薄衣贴体,衣裙飘举,大有唐代画家吴道子“吴带当风”的笔势;护法天王身著甲胄,手托宝塔,脚踏地鬼,严肃威武;金刚力士蹙眉怒目,赤膊袒胸,筋肌突起,刚强暴烈。据此,又有人将卢舍那佛视作帝王,二菩萨为嫔妃,二弟子好比文臣,天王、力士当是武将了。《资治通鉴》记载,唐肃宗“于三殿置道场,以宫人为佛菩萨,武士为金刚神王,召大臣膜拜围绕”,可见一斑。其实,寺庙自有寺庙格局,这些雕像,与今日寺庙塑像比,大致相似,只是雕于石窟,没有一进进斗拱飞檐的殿宇罢了。 



       细观天王、力士脚脖处,乌黑油亮,原来游人至此往往俯身一摸,大概这就叫“抱佛脚”吧。“平日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恐怕佛“弗福也”。

梅兰芳演洛神模仿观音 

发表评论: 】 
(作者:厉无咎 责任编辑:周燕)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