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公众版首页 >> 旅游了·秀 >> 美文欣赏 >> 正文
洛阳老城关林龙门自助游攻略
http://www.hnta.cn 添加时间:2008-11-20 来源: 新浪旅游  点击次数:

  我印象中的洛阳是文化底蕴深厚的十三朝古都,是国色天香的牡丹花城,知道那里是因为知道白马寺的钟声,龙门的石窟和洛神的风韵。

 五一长假,在洛阳“溜达”了五天,刚刚回到家,迫不及待地把这几天的感受记录下来,也想让大家看看不一样的洛阳。

    

 五月二日晚,乘坐K269次列车,同行的是磐磐,一个生长在洛阳老城的男孩。第二天将近九点到达,在火车站附近找了一家酒店住下,因为是黄金周,又是牡丹花会期间,房价都至少翻了一番,没有在网上订,因为实在都不能满意,于是决定自己找。但只要不是很挑剔,还是能住到店的。我们住的是东周酒店,豪华标准间180元每天,这样的价钱就不能强求什么高档舒适的享受了,有热水可以洗澡,有空调,有电视可以看,交通又方便,也就不在乎它的陈旧了。

 安顿好,一阵困意袭来,两人“晕倒”,下午四点多才醒,这就是第一天,但不会觉得失望,因为养精蓄锐才能更好地去感受洛阳。

 打车去了老城,十字街,东、南、西、北四条大街都很窄,街两边都是仿古建筑,各种幌子随风飘扬。街道是石板铺成的,走进去,仔细看可以发现许多房屋确实是很古老的,据说有的还是明代的。饥肠辘辘的我们在西大街上找到一家很小的铺子,点了馄饨、烫面饺,味道鲜美,洛阳宫啤酒口味醇正,酒足饭饱,才花了不到十块钱。

 继续在街中寻觅,看长满荒草的屋顶,看蹲在房檐上沉默的小石兽。走近保存完好的鼓楼,想象曾经这里有过的暮鼓晨钟。在忽而飘起的雨雾中,鼓楼更显得沉寂,仿佛在哭泣,仿佛在诉说千年前这里曾经繁华过也曾经被焚烧过,而现如今,谁还会记得这里曾经的盛世,留下的只有遗憾。

 像所有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一样,在街头巷尾,在新建筑的空隙中总能找到历史的痕迹,这里有古时的济世堂,也就是医院,还有一座“文风塔”,塔基已经被当成了小棚子的山墙,但在桐花掩映中,它仍显得巍峨挺拔。

 循护城河向东,是潞驿会馆,用现在的解释就是某某地区驻洛阳办事处吧,现在已经改建成博物馆,从宏大的建筑风格可以想象,当时洛阳商贸的繁荣。

 走到洛水边,向西望去,是古老与现代的对话。岸边有许多垂钓者,那样的悠闲,就像时间已经定格在黄昏的刹那。

 这一路上,磐磐始终拉着我的手,没有太多的言语,我知道,他是想让我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用自己的心去体验他曾经生长过的地方,我想我感受到了。

 磐磐说他以前经常五点多就起来排队去喝第一锅牛肉汤,我笑他嘴馋,暗想那牛肉汤一定味美至极。但第二天还是没能起来,今天的目的地是关林和龙门。

 谁料刚出门就下起雨来,还好不像天气预报上讲的那样有雷雨大风。洛阳的公交车很便宜,上车就是一元,哪怕你从白马寺坐到龙门,几十公里都是这个价钱。也没有感觉到拥挤,不知是不是因为黄金周大家都放假,而来旅游的人又都在旅游巴士里。

 关林位于洛阳南郊,因葬有关公的首级而得名。这里是一处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乾隆时加以扩建。(这样写感觉上是在背导游词。)其中最具特色的当属舞楼,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在一起,重檐楼阁,构筑之妙全国罕见。因为有雨,舞楼更掩没在烟雨之中,反而更具风韵了。不禁在心中暗念:“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发表评论: 】 
(作者:风情画网 责任编辑:张萌)  【回到顶部】 【返回上页】 【关闭窗口】